宅家期间,大学生的钱花哪儿了?

消费关注亲情和自我成长 六成大学热衷买零食
宅家期间 , 大学生的钱花哪儿了?
当看到关于宅家期间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时 , 樊雨便在微信群向朋友倾诉 , “每填写一个问题就戳心一次” 。 今年大三的她在“宅家”期间被“种草”了新爱好——收集“圈内人”称之为“JK制服”的日本女高中生校服 , 而这个爱好让她在支出了自己三分之二的积蓄后 , 至今仍有千余元待付尾款 。
如果让来自江西一所高校的胡蕊为自己的消费优先级排序 , 食材一定会被她摆在第一位 。 漫长的假期让早就心系下厨的胡蕊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 同刚开始只能尝试速食泡面与螺蛳粉相比 , 如今的她俨然进阶成“厨神小当家” , 中餐、西餐都不在话下 。 已购订单里满满当当 , 都是食材与调料 。
刚上大二的童歆则在这段时间为自己省了一大笔钱 。 对她来说 , 在家并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 , “基本生活开销都有爸妈买单 。 ”曾经也会超前消费的她如今利用闲暇时间做了本手账 , 每天记录自己的消费明细 , 并定期将自己的零用钱挪出一部分存进“小金库”里 。 “等疫情结束 , 我要用这笔省下来的钱去海边旅游 。 ”
近日 , 中青校媒聚焦大学生“宅家”期间消费情况 , 面向全国975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 。 结果显示 , 70.36%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宅家”期间“不知不觉花出去了很多钱” , 认为自己在家基本没有开支的占到29.64% 。
刺激消费外因多 , 七成大学生喊“穷”
放假期间 , 父母不会给樊雨生活费 , 她为爱好花费的钱 , 都源于平日里积攒的生活费以及新年收到的压岁钱 。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 , 受访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过年攒的压岁钱(76.92%)、父母给的零花钱(34.87%)、线上兼职收入(14.36%)和某些预支消费平台(28.31%) 。
没有固定生活费 , 开支却几乎翻倍 , 樊雨不可避免地“穷了起来” 。 从西装外套、衬衫、格子裙 , 到领结、鞋子 , 都是“JK制服”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于她这个新晋发烧友而言 , 凑齐一套制服是“入坑”的基本条件 。 樊雨介绍 , “JK制服”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 , 厂家预售有特定的时间段 , “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
于是 , 假期还未结束 , 樊雨便通过各种“JK”群预定了20条裙子、7个领结、3件衬衫、3件外套 , 以及2套套装 。 因为衣服制作周期长 , 樊雨目前只收到4条裙子 , 其余10多套厂家正在制作 。 她将面临千余元的尾款需要支付的问题 。 “每条裙子都有自己的名字”“看似相同 , 其实每条裙子的格纹都不一样”“图片上的女孩们穿着太好看了 , 我也想拥有”“小时候总穿男孩子的衣服 , 是一种遗憾吧” , 对于自己集中性、大量的消费行为 , 樊雨给出了这些原因 。
同样在宅家期间没有零花钱的修颜颜表示 , 现在有开支需要时 , 就花自己过年攒下的压岁钱了 。 漫长的隔离期间 , 修颜颜培养了种植多肉的爱好 。 不到一个月 , 光是购买植物、花盆和种植材料 , 她便林林总总花了600多元钱 。 沉浸于种植多肉的她每天去小区门口抱回快递 , 再在阳台上“倒饬”她的花花草草 , “感觉生活非常满意了 。 ”
“闲在家里的时候 , 更容易被‘种草’ 。 ”沉浸于网购的胡蕊在各类平台的花式推荐下 , 添置了多功能锅、特制酱料、烤箱等物品 。 “现在的广告说得都很让人心动 。 一旦遇上限时折扣 , 脑子一热就会都想买下来 。 ”上学期攒下的生活费和奖学金开始“告急” , “赤字”出现在了胡蕊的账单里 , 未曾有过支出计划的她 , 也时常懊悔自己的冲动消费 , “这些东西单价都不高 , 但积攒起来就不算小数目了 。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 , 各类购物平台的广告推荐(29.33%)、同学和朋友的推荐(28.72%)、主播“带货”的直播(10.46%)均会刺激被调查者消费 。
针对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问题 , 烟台非木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赵秀萍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从心理学上讲 , 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中 , 往往炫耀性消费居多 , 通过消费来显示、炫耀自己的社会身份 , 让自己融入圈层 , 使得别人尊重自己或使自己不被别人歧视 。 也有一小部分是补偿心理 , 比如成长过程中被管束过多 , 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 正常的需求被长期压抑 , 就会造成一定的匮乏感 , 往往需要通过消费来补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