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局■文化丨贵州的多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文化丨贵州的多彩 ,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有一种观点曾经在国内学术界盛行了很长时间 。 这种观点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 而其他地区 , 只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 , 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 20世纪中叶以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 。
事实上 , 中国南方的古代文明完全堪与北方的黄河文明比肩 。 我们只要把目光超越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 , 上溯到石器时代进行考察 , 就很容易发现 , 在那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 南方和北方史前文明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
本文插图
用锐棱砸击法打制的石片
贵州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 完全能够为南方的文明正名 。
新石器时代是最靠近人类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时期 , 时间大约在距今1.8万年~5000年左右 。 学者们在分析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时 , 多数人认为 , 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 我国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 , 但因地域辽阔 , 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 , 新石器文化的面貌有着较大差别 。
也许因为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中有“出现了农业、畜牧业”这一条 , 贵州又是一个山重水复、崎岖不平的省区 , 自然条件并不特别有利于农耕发展 , 一些人就得出了“贵州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并不丰富”的结论 , 但这种认识很值得推敲 。
在贵州这片土地上 , 我们既然已经找到了从几十万年到几万年前远古人类的足迹 , 那就很难想象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长达几十万年一直生活在贵州温暖舒适洞穴中的古人类 , 就因为农业、畜牧业的发明 , 在贵州找不到适宜种植的土壤 , 忽然从贵州大地上消失 , 或一夜之间舍贵州而去 。 何况贵州的面积是那么辽阔 , 气候是那么适宜植物生长 , 古人类数量又那么有限 , 先民们怎可能因磨制石器、陶器的诞生和农业、畜牧业的出现便拂袖而去 , 以至令贵州繁盛了几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一下走向衰落?
本文插图
云盘山发掘区
新石器时代贵州的情况究竟怎样?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他们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对此作出了回答 。
在贵州六枝特区县城西北30公里的岩脚镇 , 有一个叫老坡底的村落 。 村旁有一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形坝子 , 坝子周围为石灰岩山 , 山体坡度较缓 , 地势开阔 , 山下有许多坡度不大的斜坡阶地 。 谁都不曾料到 , 这个寂寞无闻的小山村脚下 , 竟蕴藏着贵州新石器时代极丰富的文化信息 。
2005年夏 , 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 , 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8处 。 这8处遗址分布密集 , 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 , 而且属同一时期 。 通过对其中4个遗址的发掘 , 获得了一批陶器、骨器和磨制石器 。 陶器多为夹砂粗陶 , 陶质疏松 , 烧制火候低 。 纹饰多数为方格纹、叶脉纹和波折纹 。 器形有釜、平沿罐、敛口钵、靴形空心支座、网坠、陶饼、弹丸和器足等 。 磨制石器有石斧、石砧和砍砸器等 。 骨器均用动物骨骼加工而成 , 有骨刀、骨铲和骨纺轮等 。
老坡底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群的发现 , 是贵州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 仅仅两平方公里的一个山间小坝子 , 便有8处地层堆积和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的遗址 , 证明它们是同一时期、同一文化的人类聚落 。 这是十分惊人的发现 , 它不仅能为贵州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有力的实物佐证 , 对探讨中国西南山地聚落遗存的构成与分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推荐阅读
- 本市文化|书法家刘建民作品欣赏《登鹳雀楼》
- 生肖文化|在闰四月,运势扭转乾坤,有幸运之神辅助,升官发财的3个属相
- 文化纵横|潘岳: 对文明“根性”的严重误解, 是今天中西之争的最大问题 | 文化纵横
- 荔波政事|一码游贵州!贵州A级景区门票预约方式变化过后更方便
- 东湖|武汉东湖虽比杭州西湖大,但文化底蕴却不如西湖,事实并非如此
- 苏丹卿|东湖虽比杭州西湖大,文化底蕴却不如西湖?楚风浓郁下的武汉胜景
- 贺贺-贺小唏|你知道老成都的茶馆文化吗?一盏热茶几个好友,生活难道不巴适?
- 环球网旅游精选|波哥带你看世界: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中国宗教艺术的经典杰作
- 雷雨|雷电黄色预警!多个景区关闭!贵州昨天39站大暴雨,未来三天将……
- 龙门镇|贵州首家武侠文化小镇,不仅门票免费,而且还是绝佳的避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