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深度|16年来首次,美军重型轰战机撤离关岛意味着什么?( 二 )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资深国防分析家希斯指出 , 由于众所周知美国在关岛部署轰炸机 , 对手能轻易发现美方作战弱点并设法加以摧毁 。
“美国空军有全球分布式打击计划 , 依托全球基地 , 不规则动态部署武器装备 , 可以让对手无法第一时间知道战机位置、数量和行动 。美国此举目的也是想在频繁的兵力调动中使对手失去判断依据 , 防范对手摸清自己的作战意图 。”军事专家杜文龙说 。
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认为 , 美国从关岛撤回B-52可谓一箭多雕:第一 , 实现战机“更新换代” 。美国考虑让B-52老一代战机回撤 , 逐步让更先进的战机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 , 给未来更多战略轰炸机部署亚太提供空间 。第三 , 在丝毫不削弱威慑力的情况下 , 减少与地区对手正面对峙、产生误会的可能 。第四 , 减少海外部署费用 , 尤其是当下正需大把花钱应对疫情的时候 , 能省则省 。第五 , 回本土部署更“放心” , 可防止战机军事情报外泄 。第六 , 在与韩日谈判防务费问题时可以此作为筹码 。
此外 , 分析人士还指出 , 终止“轰炸机持续存在”并转向“动态武力运用”说明美方已改变前沿部署的思路 。“随着战略轰炸机的现代化升级 , 美方认为前沿部署已无必要 。”沈丁立说 , 美国战略轰炸机从本土飞西太平洋仅需十来个小时 , 甚至可以“不落地、不加油”“续航”2万公里 。
杜文龙也认为 , 战略轰炸机无论部署何地都能实现全球打击 , 因此在关岛前沿部署战略轰炸机的意义已不大 , 相反还会使战略轰炸机成为攻击目标 。“过去 , 因为鞭长莫及 , 关岛或许相对安全 , 但现在海上编队、中程导弹都可以对关岛的重要目标进行打击 , 而轰炸机显然是一个大目标 。此时回撤可降低前沿部署力度 , 提高生存能力 , 使战略轰炸机未来在实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看似减法实为加法
对于从关岛撤回B-52轰炸机 , 美方分析人士说 , 此举应该会让日韩等亚洲盟友和伙伴更加安心 。因为通过终止“轰炸机持续存在”行动 , 可增强关键作战部队的威慑和战备能力 。
但是 , 澳大利亚前空军军官、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分析师彼得·莱顿不以为然 。“这并不能让人安心 。”莱顿说 , “结束‘轰炸机持续存在’行动是向美国太平洋盟友发出明确的战略信息:美国正在一点一点撤离” 。
在沈丁立看来 , 担心美国撤出力量是多余的 。首先 , 美国此次只是有限回撤 , 并且是美国属地内部调整 , 而非从海外基地撤出 , 其意义与美国1991年从韩国撤走战术核武器无法相提并论 。何况空军又是机动的 , 若有需要 , 战机随时可以回来 。第二 , 美国有20年周期率 , 即20年回缩 , 20年扩张 。特朗普政府只是处于收缩期 , 但是不等于美国将回撤海外力量 。
“美国的回撤其实是一种增强 , 看似做减法其实是做加法 , ”杜文龙说 , 这是美国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步骤 , 也反映了美国的战略设想 , 即把盟友推向一线 , 比如让日韩多掏钱 , 多派兵 , 与主要大国对抗 , 美国则在“二线”观察态势 , 在重要节点上加大部署 , 并视情况投入作战力量 。这种做法貌似在向后收缩 , 但是若有战事 , 这种布局将使美军的作战能力比前沿部署更强大 , 损失也可降到最低 。“更具弹性的战略部署会提高美军的安全系数 , 也会让美军的拳头变得更硬 。”
值得注意的是 , 就在B-52轰炸机撤离关岛不久之后 , 美国B-1轰炸机本周从本土飞往太平洋与日本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 “闪电”往返仅耗时30个小时 。
这是自2018年以来B-1轰炸机首次重返太平洋 。2016年至2018年期间 , B-1轰炸机曾在关岛执行“轰炸机持续存在”任务 。
美国军事网站(Military.com)称 , 这是美军“不可预测作战”试验的一部分 , 旨在测试向全球各地派遣重型轰炸机部队时人员的机动性 。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查尔斯·布朗表示 , 从应对全球疫情的无形威胁 , 到应对军事活动 , “这次行动动用全球战略力量 , 表明我们对印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坚定不移的承诺” 。布朗还说 , 美国将继续创新和调整作战方法 , 包括如何部署、使用美国与盟友、伙伴共享的各种武器系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