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空旷阴森的深宅老院里 , 看得见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看得见交替落下的精致脚锤、看得见新人笑旧人落寞、看得见女人们如被斗的蛐蛐一般算计对方却控制不了自己 。 但逼颂莲进入囚笼的继母、让女子争着翘首献媚的老爷、颂莲吹笛子的画面却从未直接出现在镜头当中 。 这是影片视听语言的高妙之处——这是颂莲悲剧的根源、是毋庸出镜的悲哀 。

电影符号学认为 , 电影不是“对现实为人们提供的感知整体的摹写” , 而是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 。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 , 导演就频繁打破现实整体感知的限制 , 用画外之音、象征元素、情节设置等镜头之外的符号丰富画面的内涵 , 为单一的画面延伸出多元的意指 。
1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画外之音:
看得透的礼教、看到头的人生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电影在对颂莲长达72秒的面部特写中展开 。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最开头50秒的对话将封建社会中女人的身不由己表现得淋漓尽致 。 继母之口是封建社会万人之口;继母不出镜却能掌控颂莲的人生走向 , 正如封建礼教虽然无形但敲定了无数女性一生的悲剧 。
之后的22秒 , 颂莲神情失落绝望却没有哭喊 , 只任由两行眼泪悄然流下 。 演员成功用神情表现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深知自己无力改变 , 就干脆赌气一般将自己推入火坑 。 镜头之外 , 喜庆的锣鼓唢呐声渐起 。 观众和颂莲似乎都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 但这段配乐又让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今后发生的一切 。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这里的画外之音 , 是让人看得透的礼教与看到头的人生 , 使得镜头极具张力 , 表现出无尽的悲哀 。
2
象征元素:
“妻妾成群” , 老爷也不止一个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雕梁画栋的宅院、繁冗复杂的规矩、谦卑有礼的下人使得观众对“老爷”的形象充满幻想与期待 。 然而“老爷”这个被众人围绕着的“中心人物”却始终没有在影片中露出清晰的正脸 , 这不得不说是导演别出心裁的又一巧思 。 这黄袍马褂的半个身子是指妻妾成群的陈老爷没错 , 却更象征着封建道德下为所欲为的整个时代的老爷 。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人物的对白也极具讽刺意味:老爷希望看清妻妾的脸 , 但很少有人敢直视他的脸;老爷喜欢亮亮堂堂的屋子 , 但多少人因他被笼罩在黑暗之中 。 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台词与画面相配合 , 表达出更深层次的对比与隐喻 。
专制、尊卑、夫权 , 陈老爷代表了一个时代高高在上的男性形象 , 他们的存在是镜头根本无法无法承载的悲哀 。
3
空镜留白:
故事在人心中
这一角度的空镜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 而且多使得主要情节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文章图片
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