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瑞历史说』5次乡试7次会试,55岁中举,为何为官8年毅然辞职?


二十七年前 , 一部以江南才子的电视剧横空而降 , 才名远播的四大才子 , 以各种姿态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 , 唐伯虎暂且不论 , 祝枝山贪财好色 , 无才无能 , 只为了博观众一笑 。 然而影视终究是影视 , 丑角也好 , 主角也罢 , 到底与正史是有所冲突的 , 那么历史中的祝枝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

『阿瑞历史说』5次乡试7次会试,55岁中举,为何为官8年毅然辞职?
本文插图

【『阿瑞历史说』5次乡试7次会试,55岁中举,为何为官8年毅然辞职?】1.少年成名 , 艰难的科举之路
江南美人才子 , 自始至终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中 , 名气仅次于唐伯虎的祝枝山 , 成名之路可谓是顺畅无比 。 家学源远流长 , 家世殷厚 , 父辈早早就为祝枝山请来文学大亨教祝枝山读书 , 祝枝山的墓志铭中提到 , 先生五岁一手好字得到夫子赞赏 , 七岁写诗震惊江南 。 这个自幼聪敏的孩子 , 没有辱没父辈对他的期待 。 年少时便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名气和才气 。 宦官世家 , 自幼便是一身才气 , 有了祖辈的荫庇 , 进入官场似乎是伸手可得的事情 , 然而科举进入容易 , 考中却不容易 , 十九岁作为秀才的祝枝山 , 满身抱负的祝枝山经历了五次乡试 , 七次会试 , 才终于在五十五岁时才最终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充满荆棘的科举之路 , 付出的不仅仅是祝枝山的知识 , 更是付出了他人生的大半时光 。 明成化年间 , 科举似乎成为了读书人必须要经过的一场浩劫 , 一举成名 , 或者一生碌碌无为 。 “白发童生 , 寿星举人”一说在当时似乎流传甚广 , 《儒林外史》记载 , 范进中举 , 高龄而中 , 中则已疯魔 。 可见科举之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一路顺遂 , 连祝枝山也不例外 。 按理说 , 祝枝山好不容易考上的 , 应该会额外的珍惜才对 , 然而在八年之后 , 没有一丝一毫的痕迹可以追寻 。

『阿瑞历史说』5次乡试7次会试,55岁中举,为何为官8年毅然辞职?
本文插图

2.不惧世俗 , 不顾礼法 , 与朝廷格格不入
科举之路已经成为了祝枝山人生的一大半了 , 在之后的八年为官期间 , 这个深受科举制度摧残的文人 , 终于还是看透了明代官场的明争暗斗 。 清风一般的人物 , 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苦苦追逐的科考做官梦 。 不顾礼法放浪形骸 , 是世人对于祝枝山放荡不羁的性格的标签 。 大明宫换代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 权倾朝野的徐有贞因为复辟有功 , 成为内阁大臣首位 , 一时间拜官封将 , 好不热闹 。 人的野心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步步的不断扩大 , 徐有贞多次进言陷害忠良 , 于谦王文之流成为了徐有贞的重点打压对象 。
然而朝政瞬息万变 , 权财通天的徐有贞在内政中失败 , 大权旁落回苏州老家 , 一代权臣怎么可能安心的颐养天年呢?这时候才华横溢的祝枝山成为了徐有贞想要收入囊中的能人才子 , 成为他渴望再次回到朝中的一个棋子 。 而生性不羁的祝枝山 , 即使年轻时耽于酒色 , 放浪形骸 , 但也不是渴望权贵的人 。 即使入了徐有贞麾下 , 这样一个人物 , 在科举之后的八年里 , 因为受不了朝廷中的种种腐败 , 最终还是辞官回到了苏杭 。

『阿瑞历史说』5次乡试7次会试,55岁中举,为何为官8年毅然辞职?
本文插图

3.仕途艰难 , 终成狂草楷书一家
明朝书法家众多 , 而能够独树一帜非祝枝山莫属 。 书家林立 , 千纸一同 , 唯有祝枝山一书 , 标新立异 , 和而不同 。 官宦世家出身的祝枝山 , 接受的是明朝最正统的教育 , 书法更是沿袭祖辈之风 , 集各家之大成 。 在当时明朝的朝廷暗云涌动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状况下 , 书法一成不变 , 急需要一个标新立异的人 , 来为大明的书法界增光增彩 , 填上那浓墨重彩不同寻常的一笔 , 而祝枝山做到了 , 打破成规 , 独具一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