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记者手记:红新村“下山”记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3日电 题:采访人员手记:红新村“下山”记
新华社采访人员贺占军、高晗、董亚雷
一夜春雪,将4月的帕米尔高原绘成一幅灰白相间的水墨画 。在群山挤压下的一处高台,七八棵或粗或细的柳树静静守护着几间无顶的破旧土坯房,枝头柳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红新村的岁月变迁 。
为了摆脱和改变高海拔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发展空间受限的现状,半个多世纪以来,高原牧人在2580米到1810米间770米的海拔差上开动脑筋,努力求解,开创了村落“五代同堂”、4次下迁的传奇历程,书写着牧人们追梦圆梦的时代故事 。
海拔2580米
站在山底仰望,三角状的红新村向着深山不断延伸,越靠近大山地面越狭窄,难怪原村名叫“塔尔开其克”,柯尔克孜语意为“又窄又小” 。
山脚下一处海拔2580米的高台上,几间破旧土坯房最早是一户柯尔克孜族人家的房屋,1956年成为新疆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红新村村级组织所在地 。
“当时村里有70户270名柯尔克孜族牧民 。”今年62岁的乌斯曼·铁木尔当过22年村党支部书记,对全村过往如数家珍,很受牧民尊敬,直到今天大家仍习惯称他“老支书” 。
老支书说,听父辈们讲,这里海拔高、土地稀少、地形狭窄,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没过多久,大家就有了搬迁的想法 。
海拔2340米
1958年年初,红新村下迁5公里,村级组织办公点设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里,海拔降至2340米 。
“没过多久,大家发现这里面积太小,而村里人口增长较快,生产生活还是受限 。”老支书说,经过商量,村里决定半年后继续下迁 。
采访人员近日探访发现,当年村级组织的这处办公点已变成牧民的玉米地,但办公点的大门仍然保留,写满了岁月沧桑 。当地村干部说:“这是村里的历史,要留着 。”
近年来,随着定居兴牧、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当地牧民不再单一依靠畜牧业,人们开始整理土地,试种玉米、黑加仑等作物,原来一些空闲山地被利用起来,大家的增收渠道也日益多元 。
海拔2020米
1958年夏,红新村再次下迁4公里,海拔降至2020米 。
老支书说,随着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牧民开始主动下迁 。村级组织新的办公点设在一个村民的院子里,经过改造后,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村委会在这里办公一直持续到2015年 。此间,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拍,村里人口也由1956年的270人增至2015年的1000多人 。不少人走出大山,开始拥抱山外的世界 。
海拔2000米
令村干部们忧心的是,红新村村委会始终面临着一个威胁——山洪 。出于安全考虑,2015年村委会下迁2公里,在海拔2000米的一块山沟开阔地上“安营扎寨”,周围还建起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等 。
此间,在定居兴牧、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支持下,许多牧民开始定居、实现脱贫 。在距离村委会约6公里处,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定居房排列整齐,颇为壮观 。2012年以来,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50套房子”“36套房子”“48套房子”3个牧民定居点,广大牧民的土坯房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
“这些定居房安全、舒适、便捷 。”老支书说,许多家庭用上了自来水、买了冰箱、开通了互联网……
海拔1810米
安居房建在6公里外,村委会也要紧随其后 。
为了更好地服务牧民,2018年,红新村村委会第4次下迁,经过改造,原来的一片戈壁滩变成崭新的村级阵地,海拔1810米 。
新的村委会院内建有文体活动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等,院外还有超市、饭馆,不远处的幼儿园则是村里最新最靓的建筑 。
2018年底,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告别贫困,红新村整村脱贫 。去年,牧民艾散·托合提买了一辆越野汽车,告别了单一的骑马放牧历史,成为帕米尔高原上开车放牧的“新”牧民 。
“村里已经走出80多名大学生 。”老支书说,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了纪念半个多世纪以来村里发生的巨变,2018年根据大伙儿的建议,村里决定按程序将“塔尔开其克村”更名为“红新村”,意为“幸福的现代化新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