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宝典■谁胜谁负?,苏东坡和王安石斗了大半辈子( 四 )
文章图片
苏轼从陕西凤翔回到朝廷那年 , 其妻王弗病逝 , 第二年 , 其父苏洵又去世;等他扶送父亲和妻子灵柩回四川眉山安葬 , 并为其父守孝三年之后 , 回到朝廷已是熙宁二年 , 王安石领导的变法运动正轰轰烈烈地展开 。
有一种观点认为 , 如果“王安石变法”成功 , 中国的发展将提前进入快车道 。
史料记载王安石“目光如电” , 他那“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才 ,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和“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的经济思想 , 已经接近现代经济学原理 , 然而 , 历史的悲剧在于 , 当时几乎所有上层士大夫都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 。
变法派领袖王安石与反对派领袖司马光都是意志坚定、毫不妥协的政治家 , 仅从中学课本上的《答司马谏议书》我们也可以看到 , 王安石与司马光是如何地针锋相对 。
反对派给王安石扣了三顶“政治帽子”:天变不足畏 , 祖宗不足法 , 人言不足恤 , 这在儒学传统中是非常大逆不道的;然而 , 王安石却针锋相对地认领了这三顶“政治帽子” , 以坚如磐石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对帝国的改革 。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苏东坡是政治上永远的反对派 。 用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的话来说 , 他是“满肚子不合时宜” 。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二月全面推行变法 , 苏轼于同年五月就作《议学校贡举状》进行反对;
熙宁四年二月 , 又作洋洋万言的《上神宗皇帝书》 , 主张“结人心、厚风俗、存纲纪” 。 苏轼的正面主张属于老生常谈 , 但其总结历史、分析时事却纵横捭阖、雄辩滔滔 。
——钱穆先生就指出过这一点:苏东坡的建设性意见几无可取 , 但他的批判性语言却才华横溢 , 非常富有感染力 。
宋神宗的改革决心都几为苏轼的笔头所动摇 。
然而 , 此时王安石仍能忍耐苏轼 。
支持改革的御史谢景温曾风闻举报苏轼葬父途中贩运国家专营商品 , 按照人治社会的潜规则 , 王安石想趁此拿下反对派急先锋也在政治情理中 , 司马光也对王安石搞过几次“政治小动作” , 然而在查无实据之后 , 王安石却没有动苏轼一根汗毛 。
直到苏轼做主考官 , 出题影射王安石利用宋神宗的信任独断朝纲 , 越过了政治争论 , 属于离间君臣的“政治阴招”了 , 王安石才下决心把这面反变法旗帜罢出朝廷 。
熙宁四年四月苏轼是开封府推官 , 被贬为杭州通判 , 相当于副市长 , 在行政上是平级的 。 此后 , 在王安石执政期间 , 熙宁七年苏轼还升任密州知州 , 熙宁九年又迁徐州知州 。
从在密州所写《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来看 , 这个时期 , 苏轼仍然充满政治激情 。
到熙宁九年 , 王安石前后八年两度为相 , 他以其政治家的智慧和毅力 , 挺立在朝廷惊涛骇浪的风口浪间 , 顽强推行自己富国强兵的宏伟改革 , 直到耗尽最后一滴心血 , 才激流勇退 , 归隐钟山 。
钟山白塘已属江宁的荒郊野外 , 漫坡的乱石、野草和流水 , 只有几户星零的人家 。 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时就看中了这片土地 , 他托朋友代购以作退身之用 。 熙宁九年十月 , 王安石手扶爱子的灵柩 , 与老妻吴氏一起退隐到钟山白塘 。
京口瓜洲一水间 ,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所写的愿望终于实现 , 他与明月一起回到了钟山 。
他像当年设计北宋帝国一样设计自己的园林:几间与山野农舍相似的房屋十分简陋 , 据《续建康志》记载 , 也就“仅蔽风雨”而已 , 而且开放得连一道围墙都没有 , 有人出于安全考虑 , 劝他还是筑一道围墙 , 王安石没有采纳;
王安石以“唐宋八大家”的书生情怀 , 把园林修建得充满“寻山问水”的文人之美——他担土为丘 , 凿地为池 , 还种植了三百多株能够迅速成林的楝树 , 中间杂以山桃溪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