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复盘《长安十二时辰》走红:真的是国剧标杆吗?( 三 )
文章图片
观影门槛中 , 26%观众认为没有门槛 , 观剧顺畅 , 有40%观众认为“情节烧脑” , 考据和台词紧随其后 。
文章图片
原作者马伯庸的作品被称为“考据型悬疑文学” , 不少历史爱好者可以从考据中获得愉快的观感 。 这一习惯在影视剧改编中为服化道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 但另一方面也给带来了观看门槛 。 《长安》刚开播时小到角色原型、“不良人”、“狼卫”等专有名词 , 大到盛唐服饰、建筑、律令都有大量科普 , 这股盛唐学习风潮迎合了部分精英收视人群 , 却颇有些曲高和寡 。 情况类似的有刘和平编剧的“神剧”《大明王朝1566》类似 , 此为门槛一 。
初期同样被诟病还有台词难懂 。 文白相间、诘屈敖牙的台词 , 一方面带来了历史感 , 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观影障碍 。
文章图片
李必开场这段自我介绍虽看得懂 , 但听得懵 。 剧中像“天覆吾,地载吾”等诗句的引用、“恐有大谋”等与当代说话习惯不同的遣词造句 , 使得观众即便国产剧也不得不看字幕 。 其中尤以易烊千玺的李必台词最为复杂 , 张小敬在剧中的台词“听不懂” , 应该是部分观众的心声 。 曹盾导演在接受凤凰网娱乐的采访中曾表示:“九年义务教育 , 小学三年级就有古文教育了 , 我觉得大家应该是能看懂的 。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 , 怕还是劝退了不少观众 。
此外 , 观众对于节奏、剧情等剧本上的“硬伤”不满达到了近四成 。 究其原因 , 24小时的包装形式 , 注定限制了剧情的长度 。 《长安十二时辰》灵感来自美剧《反恐24小时》已经不是秘密 。 此剧第一季有24集 , 一集一个小时 , 而《长安》的体量则达到48集——资方评估60集更好 , 导演最后坚持到了48集 。
纵观近几年国产剧唯“长”不破:《武媚娘传奇》96集 , 《如懿传》87集 , 《延禧攻略》70集……长篇巨制背后 , 是在按集数卖剧的前提下 , 抻长集数可以卖得更多 , 更多地曝光广告客户 , 从而稀释成本赚取利润;其次 , 播放周期长意味着宣传期长 , 口碑发酵时间更长 。 尽管市场在调控下有所收敛 , 《长安》的48集实为少数 , 但在这个大环境下想进一步精简怕集数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
文章图片
△暑期档热剧的剧集集数已有所减少
长度难以缩减 , 只能填充剧情 。
曹盾的前一部作品《海上牧云记》就饱受其扰 , 原本40集的剧情被各种“闪回”注水到80集 , 最后口碑崩盘 , 2年3亿的巨制沦为笑话 。 《长安》虽然坚持到48集 , 但故事支线过多 , 人物庞杂 。
张小敬和李必挽救长安的主线故事理应紧凑 , 但营救张小敬足足花了3集篇幅;张小敬寻找龙波 , 在葛老处遇到丁瞳儿和秦郎 , 花费诸多笔墨描写两人的爱情故事 , 但很难让人认可这是只有半个时辰的张小敬会去顾全的事情 , 削弱了主线的紧张气氛 。 “小乙”、“丁瞳儿”等演员们在采访中也曾表示过 , 自己的角色在原作中本是寥寥几笔 , 经历剧集的改编采丰满起来 。 但对于整部剧来说 , 怕是“闲笔” 。
从微信指数可以看出 , 《长安十二时辰》的热度在7月11日达到峰值以后 , 开始走下坡路 。 当天更新的剧情中 , 檀棋惊艳亮相炭上起舞 , #热依扎唐妆#登上热搜 , 观众对剧情、对大唐文化的讨论达到峰值 。 此后 , 张小敬李必的破案进展到瓶颈期 , 线索一再扑朔迷离 , 没有了张小敬追马车破获伏火雷的高速镜头、昌明坊爆炸的激烈场面 , 20集以后 , 节奏变缓的剧情 , 让不少观众选择了“弃剧” 。
推荐阅读
- 「甄嬛」从《甄嬛传》到《长安十二时辰》,热依扎终于被大家发现了
- #国民闺蜜#《王国》复盘,从不看韩剧的女生聊聊这部爆红的丧尸剧
- [柔虎说娱乐]《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正酣 法志远精彩演绎杀手胡星朗
- 『龙波』专访《长安十二时辰》周一围:反派应该是迷人的
- 「长安」《清平乐》算爆款吗?官方亲自盖章,和《长安十二时辰》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