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堆荣誉+炒冷饭,乔丹想靠这种片子和勒布朗争历史最佳,真有点难
在《最后之舞》这个纪录片头两集发布两天后 , 我们分别找到了一些真正经历过乔丹时代的老球迷想问问他们看完之后的感想 。然而让人有些惊讶的是 , 这些老球迷有多半都还没有开始看这部纪录片 。
当问及缘由的 , 回答基本大同小异 , 无非比如工作太忙、带孩子太累、照顾老人没空、家里事太多等等……
然后大多数人给出的结尾是这样:“哎 , 等有时间回头一口气看完吧……”以至于我甚至都不太好意思去提醒他们这部纪录片每集50分钟 , 一共10集的宏伟篇幅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其实还只是这部纪录片在中国遭遇尴尬的一小部分体现 , 事实上从整体数据来看 , 尽管几乎所有的主流体育篮球媒体都对这个纪录片趋之若鹜 , 但《最后之舞》甚至都没能在中国最广大的篮球球迷掀起预期中的巨大波澜 。
截止4月22日上午7点05分 , 乔丹纪录片《最后之舞》在腾讯体育的官方账号 , 关注者只有1.1万(我反复确认没有少看一位) 。
而在4月20日乔丹纪录片首播当天 , 连发个广告平均阅读都能轻松10W+的杨毅侃球 , 头条推送的乔丹相关头条稿只有8万阅读7个打赏 , 甚至还不如再之前一天的女篮相关稿点击高 。
(PS:去年12月初杨毅侃球头条转发我们所写的轮椅篮球稿大概也就是这个阅读量 , 所以 , 乔丹≈轮椅篮球<女篮)
说实话 , 以上这两个数据已经不能用尴尬来形容 , 一个很明显也很残酷的事实是 , 在中国 , 乔丹早就过气了 , 只是主流媒体们始终不愿意承认而已 。
而比这更让老球迷感到尴尬的 , 是这个纪录片的内容 。
----
在这部打着“97-98赛季绝密档案”旗号的纪录片发布前 , 全美多家媒体对此都有过爆料造势 , 包括比尔-西蒙斯在内的很多有名望的老采访人员老作者都将它捧得很高 , 声称其中有相当多前所未见的伟大素材 。国内诸多媒体人也在首映前纷纷回忆有关那支球队的记忆 , 有关他们的内忧外患 , 有关乔丹和杰里-克劳斯的明争暗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而在前两集 , 这些“伟大素材”我们几乎什么都没看到(皮蓬和克劳斯吵架的片段中我曾一度以为所谓绝密档案要出现 , 但镜头也不过只是对着大巴车一扫而过) 。在长达100分钟的铺陈里 , 我们反反复复看到的都是那些对老球迷老说早已耳熟能详的老段子 , 老故事 。絮絮叨叨 , 没完没了……看起来这部片子的前两集只是以当事人们的视角复述了一遍预热时期的全部内容 , 不客气的说这片子拍的甚至会让篮球老饕们感到一丝乏味和失落 。
暂且不提《最后之舞》中反复纵跳的时间线 , 单就叙事节奏来说 , 整部片子也显得过于拖沓了 。前两集出现了大量受访者 , 各种各样的闪回更是把1997-1998赛季这个真正主角的出场时间压缩到寥寥无几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于这一点最直观的体现在于第一集和第二集的衔接 。第一集的“你说的我都知道”当然可以被看做是鸿篇巨著的常规开篇 , 所以在第一集末《Sirius》响起的时候 , 我曾一度以为正片马上开始 , 结果第二集开篇就开始介绍起了皮蓬的童年……这无异于《复联4》最终团战开打之前插播《钢铁侠1》 , 上一个用这种方式讲故事的作品叫《火影忍者》 , 它这样操作之后 , 成功把一哥地位让给了好好讲故事的《海贼王》 。
也有不少观众坚信着“这只不过才前两集 , 正片还没有开始”的想法 , 但根据预告片来看 , 下周这部片子主要会讲述乔丹和坏孩子军团——又一个老掉牙的故事 , 按照制片方的调性 , 乔丹封神路上的活塞都讲了 , 那91年湖人肯定更要讲 , 开拓者讲不讲?超音速讲不讲?犹他爵士 , 肯定要讲吧!
推荐阅读
- 『』抛开荣誉,韦德和艾弗森究竟谁是最伟大的三号?对比数据后就明白
- 「c罗」C罗容易被人忽略的荣誉,“银童奖”排名第一,爵士奖紧随其后
- 『 真强』真强!美媒晒科尔辉煌荣誉 8次总冠军亲历72胜73胜
- 「」舒马赫再添一荣誉,妻子变卖家产治疗7年,花费18亿换来神志清醒
- 「」国脚:进国家队是至高无上荣誉 全力以赴为国争光
- 『』足坛技术好脾气大的8个球星,其中两人是荣誉大满贯得主
- :加索尔:若能在湖人退役是一种荣誉,这对我意义重大
- 『』丁俊晖挣钱太多了!2大巨星非常失望,奥沙利文:缺少了荣誉感
- :记者:国家队的任务是争取荣誉,而不是培养年轻人
- 『』内维尔:C罗超过贝利后才会退役 他看重个人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