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1传60”:哈尔滨疫情源头四次检测未确诊,世卫警示假阴性

诡异的“1传60”:哈尔滨疫情源头四次检测未确诊,世卫警示假阴性
文章图片

人类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的方式如此局限 , 以至于测不准、漏诊的烦恼困扰着每一个疫情暴发的国家 。

诡异的“1传60”:哈尔滨疫情源头四次检测未确诊,世卫警示假阴性
文章图片
图源/中新


文|《财经》采访人员 赵天宇

编辑| 王小



中国东北边境省重镇、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的新冠疫情仍蔓延 。 2020年4月20日 , 由于发生新冠肺炎医院院内感染事件 ,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全面停诊 , 进行终末消毒 , 并实行封闭式管理 。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通报 , 4月20日 , 哈尔滨市新增确诊病例6例 , 新增4例无症状感染者 。 截至4月20日24时 , 黑龙江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30例 。



其中 , 哈尔滨“1传60”的病毒传播链条瞩目 。 22岁留学生韩某被认为可能是传播源头 , 她3月19日从美国回到哈尔滨 , 遵照规定居家隔离 。 4月9日起 , 新冠病毒从她的邻居开始渐次转播 , 截至4月19日24时 , 已有60例感染者与留学生韩某引发的本土疫情传播有关 , 包括39例确诊病例和21例无症状感染者 , 在个别医院还发生了1传43的聚集性感染情况 。



吊诡的是 , 韩某不仅从机场入境到小区家门全程经过健康管控 , 且回国后23天里 , 她接受过四次检测 , 既有核酸检测 , 也有抗体检测 , 都没有被认定为确诊病例 。



医学界有共识 , 任何检测的准确度都不可能是100% 。 尽管如此 , 医疗行业人士仍质疑有些测试剂盒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


感染病毒却没测出来 , 这种漏诊的情况即为“假阴性” 。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假阴性困扰 , 随着各国检测量激增 , 已经演变为棘手的全球问题 。



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Michael J. Ryan)在4月17日一个发布会上警告说 , 某些检测存在灵敏度问题 , 可能会给出假阴性结果 。



一位从业者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并不是立刻产生抗体 , 早期抗体量低 , 难以测出 , 导致抗体检测的准确性约是PCR(一种核酸检测方法)的百分之七八十 。



准确度不够



在4月8日举行的英国下议院科学技术特选委员会会议上 , 新冠病毒测试策略主管Kathy Hall说 , 并没有哪个国家有那种经过验证的靠谱抗体测试 , 能准确认定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 。



一种检测 , 能准确识别出感染者 , 称为敏感性;准确识别出没患病的人 , 称为特异性 。 目前新冠检测试剂盒 , 在这两方面都不够准确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家Peter Collignon认为 , 高质量的检测应该达到99%或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也就是每100个检测结果中 , 仅有一个出错 。



但是 , 目前在全球大量应用的新冠试剂盒显然达不到这个高标准 。



一项对丹麦提供的九种检测的研究中 , 有三种基于实验室的检测 ,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灵敏度67-93% , 特异性为93-100%;六项即时检测(POC)中 , 有五项的敏感性在80%-93% , 特异性80%-100% , 何况某些试剂盒仅对不到30人进行了测试 。 总体而言 , 检测的敏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 , 在患者出现症状两周后达到了最高敏感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