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市值蒸发99%,掌门人套现200亿,昔日服装巨头“卖身”续命( 二 )


没过多久 , 行业经验尚浅的邢李原牢牢抓住了机会 , 一步步打入了Esprit的商业世界 。 邢李原首先拿下了Esprit香港的原料采购代理 , 之后又借了2600港币 , 与创始人各出资一半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拓展亚洲业务 。 9年后 , 他在香港铜锣湾开设了第一家Esprit门店 , 这也是Esprit海外的第一家零售店 。 当时 , 每当门店新品发售 , 很多人不惜连夜排队购买 , 场面堪比几年前苹果的新品发布现场 。
1989年 , 创始人汤普金斯夫妇离婚 , 邢李原借机购入63%股权 , 晋身Esprit大股东 。 四年后 , 邢李原将该部分资产在香港上市 , 之后又在伦敦二次上市 。
事实上 , 在上市的前一年 , Esprit就凭借其港资优势进入了内地市场 , 第一年便取得了58%的业绩增长 。 1990年代 , 内地的服装品牌还比较匮乏 , Esprit的到来让中国消费者领略到了真正的西式时装 , 巅峰时期在全国近百个城市拥有数百家直营店和加盟店 。 当时 , 不止普通消费者 , 当红明星也会到Esprit门店扫货 , 林青霞更是经常为自家品牌“带货” , 带来了很强的名人效应 。
而那时 , 距离优衣库、Gap等外资品牌进入中国还有近10年的时间 。
除了中国内地市场 , Esprit的影响力也随着邢李原大手笔的资本运作而遍布全球 。 1995年之后 , 邢李原先后买下了Esprit澳洲、欧洲和美国的业务 , 1997年将公司更名为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 。
2002年 , 思捷控股完成了Esprit剩余股权的收购 , 正式完成“统一大业” , Esprit成为第一个由中国人掌控的国际化品牌 。 收购完成后 , Esprit股价一路大涨 , 市值一度达到了1770亿港元 , 持股42%的邢李原也成功跻身世界500强富豪 。
当时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价:“他(邢李原)的Esprit成衣王国正在快速扩张 , 像Gap一样遍布全球 。 ”
可惜的是 , 盛景仅维持了几年 。 随着优衣库、Zara快时尚品牌进驻中国 , Esprit“一家独大”的格局逐渐瓦解 , 服装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
在形势变得更糟之前 , 邢李原通过股份减持实现了“全身而退” 。 事实上 , 自思捷控股上市之后 , 邢李原就将其持有的42%股份逐步减持 , 个人套现累积约233亿港元 。 2006年 , 邢李原辞掉了在思捷控股的所有职务 。
之后 , Esprit也随着邢李原的离开走进了下坡路 。
老牌时尚惨遭卖身
事实上 , 在快时尚品牌尚少 , 网红带货尚未形成气候的年代 , Esprit、佐丹奴、班尼路等时尚老牌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 。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 , Esprit凭借着“简单粗暴”的店面扩张战略 , 实现了强有力的业绩增长 。 这一年 , Esprit的销售面积突破了100万平方米 , 销售额也达到了巅峰的360亿港元 。
这一年 , 也是Esprit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
受金融危机影响 , Esprit开始顾此失彼 。 届时 , 亚太区的销售额尚不到全球销售额的10% , 金融危机发生后 , “主战场”欧洲市场严重受挫 , 在Esprit极力补救欧洲市场的同时 , Zara等快消费品牌在中国市场“趁虚而入” , 开始迅速抢占庞大的中国市场 。
一年后的2009年 , Esprit的市值已经落后在H&M、Zara、优衣库、Gap等品牌之后 。
可以说 , Esprit的衰落很大程度就是由于快时尚品牌的崛起 。
在传统的服装行业 , 一件衣服从设计到生产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 传统服装公司往往在设计就要花费1-3个月 , 之后再进行面料采购 , 工厂代工 , 召集分公司和代理商订货 , 最后进行配送和补货等 , 整个周期通常需要4-9个月时间 , Esprit采用的正是这种模式 。
在这种模式下 , 产品更迭的速度很慢 , 品牌也要面临庞大的库存压力 。
而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商业模式 。 与传统服装品牌不同 , 快时尚品牌几乎把服装设计、生产、渠道、销售等所有环节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 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