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那些事■如何克服“群体性孤独”——我们在一起的“独处”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如何克服“群体性孤独”——我们在一起的“独处”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林滨 ,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江虹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 已获授权 。
本文原题《“群体性孤独”的审思:我们在一起的“独处”》 , 有删节 。
一、“群体性孤独”的本质厘定:现代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危机
雪莉·特克尔在她的著作《群体性孤独》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家人在一起 , 不是交心 , 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 , 不是叙旧 , 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 , 老师在讲 , 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上 , 别人在报告 , 听众在收发信息 。 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Alone together)”[1] 。 显然 ,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对上述情景并不陌生 , 且常常置身其中 , 切身体验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 , 你却低头玩手机”—这句流行语 , 说出的是我们相似的感受 , 反映的正是群体性孤独的特质 , 即我们“在一起”的“独处” 。 它包含两个值得关注的重点:“在一起”指的是人们共处于同一个时空场域;“独处”指的是人们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机联系 , 没有真正被看见 。 一言以蔽之 , 即身体在场 , 心却远离 。 “群体性孤独”现象一旦成为日常生活中普遍性的存在 , 那么 , 以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的哲学则必须予以直面和审思 。
1.变化:从时间到空间向度的凸显
孤独从来不是现代人的专属 , 作为个体生命的本真性存在 , 自古有之 。 只是孤独的存在形态呈现出从时间向度到空间向度的凸显 , 演化为一种新型孤独—群体性孤独 。 比较之下 , 就个体生命存在的时空维度而言 , 古人的孤独更倾向同时间发生关系 , 恰如屈原的咏诵“汩余若将不及兮 , 恐年岁之不吾与”、陈子昂的叹息“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没有高楼、水泥和鸽子笼的生存环境 , 让古人对时间更敏感—时间似乎同他们更具直接性 。 古人被时间浸染 , 易逝却不舍 , 漫长而又短促 , 所谓‘蜉蝣之羽 , 衣裳楚楚 。 心之忧矣 , 於我归处’(《诗经·浮蝣》) 。 孔子的‘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正可以被认作孤独意识在中国历史上的继往开来”[2] 。 时间性的孤独既意味着光阴易逝、人生苦短 , 诚所谓“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也意味着面对时间的绵绵不绝 , 人的形单影只万难变更 , 正所谓“中秋谁与共孤光 , 把盏凄然北望”(苏轼) 。 如果说 , 古人在时间维度的孤独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孤绝意识的话 , 那么在空间维度上孤独则大都是源于物理空间的阻隔 , 有着类似“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叹 。 不过在同一时空场域 , 古人面对面的交往 , 往往则是“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或“把酒言欢”的共情共鸣 。 但当世界历史开启从地方市场到世界市场再到全球化时代之后 , 世界恍如地球村 , 天涯若比邻 , 借助快捷的交通工具 , 我们甚至可以做到上午在香港喝早茶 , 傍晚在伦敦喂鸽子 , 曾经相隔的万水千山不再是人们见面的屏障 。 但历史发展却又呈现出孤独在空间样态的吊诡:物理空间的阻隔消失 , 心灵的阻隔却在建立 , 此消彼长导致我们即使在一起 , 但依旧孤独 。 这种孤独不再是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形单影只 , 也不是茕茕孑立、孤苦伶仃的无助寂寞 , 而是表现为身处人群之中游离的眼神、热闹中的突然沉默和狂欢后的落寞 , 是一种“在一起”的孤独 。 “孤独者并不生活在万里之外的孤岛上 , 孤独者生活在我们的中间”[3] 。 因此 , 现代人的孤独更攸关于空间 , 是社会空间的空缺 , 而不再是自然界空间的阻隔 , 是“社会的空间”在定义现代人的孤独 , 它让孤独发酵为多倍的孤独 。
推荐阅读
- Hysound|如何护理保健可预防中风复发?
- 有才医生|顿然醒悟:那些感染hpv不得癌的人,多半有三个特点!不妨比照
- 太平洋时尚网|如何延缓衰老?有什么办法
- 婚纱|当初突然走红的黑婚纱新娘,纹身剃头嫁给富二代,婚后生活如何?
- 心理FM|3分钟心理学 | 如何打破“被动沉默”的社交怪圈?
- 见实里的童话|网红那些风,几款口碑爽肤水亲测浅评,送给正在种草的你
- 万事屋|那些空知英秋欠我们的银魂故事!
- 京与旧铺|毕业三年写歌出书环球旅行:那些美丽表象的背面
- 半雅少女|普通女生如何提升穿衣品味?
- 揽月Daily|暧昧不前的他,如何变贴心“爹系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