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实说」为何最后选择幼子年仅10岁的孙亮继位?说起来也很无奈,孙权有7个儿子

公元250年 , 孙权立最小的儿子年仅8岁的孙亮为太子 , 这是他第三次册立太子 , 第一次是公元229年 , 立长子孙登为太子 , 第二次是公元243年 , 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 公元252年夏 , 在位二十四年的东吴大帝孙权病逝 , 享年七十一岁 , 年仅10岁的孙亮登基为帝 , 孙权有七个儿子 , 而且他不可能不知道历史上幼帝登基所带来的种种恶果 , 可是他为何还要传位给年仅10岁的幼子?说起来孙权也很无奈 。
「历史如实说」为何最后选择幼子年仅10岁的孙亮继位?说起来也很无奈,孙权有7个儿子
文章图片
实际上孙权有七个儿子:长子孙登生于209年(当年孙权向关羽求亲也就是为孙登婚配) , 公元229年 , 孙权登基称帝之时就册立孙登为太子 , 20岁的孙登风华正茂 , 颇有才能 , 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 孙权也对他寄予厚望 , 正史对他也赞誉不少 , 陈寿在《三国志》中点评孙登:"孙登居心所存 , 足为茂美之德 。 "事实上孙登也确实是一位合格的太子 , 他多次劝谏孙策 , 指出孙权的不足之处 , 在处理政务上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条 , 深得孙权的喜爱 , 可惜孙登和朱标一样 , 都是英年早逝 , 没活过他爹 , 在公元241年就去世了 , 年仅三十三岁 , 孙权为之悲痛不已 , 在诏书中提到:"国丧明嫡 , 百姓何福!"
「历史如实说」为何最后选择幼子年仅10岁的孙亮继位?说起来也很无奈,孙权有7个儿子
文章图片
孙权次子孙虑生于公元213年 , 不过他去世得更早 , 比他大哥孙登还早去世9年 , 公元232年 , 年仅20岁的孙虑就去世了 , 在长子孙登去世一年后 , 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 同时封其同母弟弟孙霸为鲁王 , 此时的孙权已经是年逾60的老人了 , 他对三子孙和、四子孙霸都很宠爱 , 尤其喜欢孙霸 , 使得他的地位和太子没啥区别 , 父亲的格外恩重让孙霸有了很大的膨胀空间 , 他一方面享受着孙权的宠爱 , 另一方面他又和同样受孙权宠爱的妹妹全公主孙鲁班结成同盟 , 试图谋取太子之位 , 这就是对东吴后期政局产生深远影响的“二宫之争”事件 , 在“二子夺嫡”的过程中群臣也纷纷站队 , 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等重臣支持太子孙和 , 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人则支持鲁王孙霸 , 可以说孙霸的造反完全是年老昏花的孙权一手造成的 。
「历史如实说」为何最后选择幼子年仅10岁的孙亮继位?说起来也很无奈,孙权有7个儿子
文章图片
最终“二宫之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公元250年 , 孙权废太子孙和 , 赐死鲁王孙霸 , 并诛杀其党羽 , 如此一来太子之位就只有在五子孙奋、六子孙休和七子孙亮三人之间选取了 , 为何后来孙权舍弃年长的五子和六子 , 而选择年仅8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这就和孙权的后宫争宠有关了 , 据《三国志-吴书五-嫔妃传》记载 , 孙权有六位夫人立传 , 分别是谢夫人、徐夫人、步夫人(皇后步练师)、王夫人(大懿王皇后)、王夫人(敬怀王皇后)、潘夫人(潘皇后) , 其中生有二女孙鲁班和孙鲁育的步夫人、生有孙和的王夫人(大懿王皇后)以及生有孙亮的潘夫人(潘皇后)最受宠 , 除此之外还有几位未立传的嫔妃 , 比如孙霸的生母谢姬、孙奋的生母仲姬以及袁术之女袁夫人等 , 在五子孙奋、六子孙休和七子孙亮三个候选人当中 , 孙亮的生母潘夫人最为受宠(当时同样受宠的步夫人和王夫人已经去世) , 史书称潘夫人貌若天仙 , 有江东绝色之称 , 孙权对她宠爱有加 , 所以她的儿子孙亮也被孙权宠爱 , 被立为太子 。
「历史如实说」为何最后选择幼子年仅10岁的孙亮继位?说起来也很无奈,孙权有7个儿子
文章图片
公元252年 , 孙权立故太子孙和为南阳王 , 迁居长沙 , 五子孙奋为齐王 , 迁居武昌 , 六子孙休为琅邪王 , 迁居虎林 , 由于孙奋是庶出之子 , 生母仲姬身份卑微 , 孙奋又未能受宠于孙权 , 更无缘于太子之位 , 因此郁郁不得志 , 同年 , 孙权逝世 , 太傅诸葛恪掌权 , 他不希望诸王居住在长江江边战略要地武昌 , 于是要求孙奋迁居到豫章郡 , 孙奋怒而不肯从命 , 又数次违反诏敕 , 不遵奉朝廷制度 , 擅自调动驻军为他保卫王宫 , 且又私刑擅杀手下有罪之人 , 镇守武昌的大司马吕岱、华锜、中书杨融等大臣多次劝谏未果 , 孙奋甚至说:“正自不听禁 , 当如我何?”诸葛恪上书劝谏孙奋 , 警告他要有所节制 , 守法行事 , 尽忠东吴 , 以免日后与兄长鲁王孙霸一样遭到杀身之祸 , 孙奋收到诸葛恪的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