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圈里人」收废品,互联网为啥斗不过拾荒者?



「互联网圈里人」收废品,互联网为啥斗不过拾荒者?
本文插图

“ 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互联网+ , 废品回收就是个好例子 。 ”
自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在沪首发后 , 全国不少大城市也纷纷跟进 。
有专家预计 , 未来10年 , 我国垃圾分类将创造4000亿的价值 。
于是 , 一股“互联网+回收”的创业风潮席卷全国 , 不少盯上政府补贴的平台涌现 。
可互联网创业“来也匆匆、死也匆匆”的魔咒却一直存在:不到一年 , 倒闭的倒闭 , 歇业的歇业 , 反倒是拾荒者笑到了最后 。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 可当互联网盯上这块“肥肉” , 怎么就咽不下呢?
第一回合:大数据VS传统收捡
在强制垃圾分类之前 , 垃圾回收的效率很低 。
居民将日常产生的垃圾丢弃到垃圾箱中 , 由专用的车辆运至废品处理站 , 分拣归类后 , 大部分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 。
能回收到多少垃圾 , 完全看拾荒者或垃圾分捡员的卖力程度 。
相比而言 , 互联网确实有优势 , 通过平台可以打破信息孤岛 , 既可以联系有需求的用户 , 也能联通需要回收资源的企业 。
不过理想虽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互联网圈里人」收废品,互联网为啥斗不过拾荒者?
本文插图

从表面上看 , “互联网+回收”本质依然是便宜进货、加价倒卖 , 所以能不能盈利 , 完全是看回收、分拣、加工和贩卖各个环节的差额收益 。
所以尽管套上了“互联网”的盔甲 , 其规则和打法依然保留着传统模式 。
从行情上看 , 自2015年之后 , 垃圾回收市场一路看衰 , 500ml塑料瓶回收价格从1毛掉到3分 , 废铁一公斤从4元掉到1元 , 废纸一公斤从1.7元掉到0.8元 。
如此残酷的环境 , 拾荒者尚靠微薄的利润营生 , 需要足够利润发展且对数据更敏感的互联网企业 , 如何活下去呢?
政府补贴成了最大的一根稻草 , 可也不是一直都有、且一直都能抓得到的 。
第二回合:重装资产VS散兵游勇
时针回拨32个月 , “小黄狗”成立 , 打响“互联网+回收”创业第一枪 , 在全国33个城市的大小社区内 , 投入近万个“迷你、时尚”的垃圾回收箱 , 企业估值一度达151亿元 , 引来无数跟风效仿的企业 。
但很快 , 小黄狗模式的“硬伤”被揭露:资产过重 。
智能垃圾回收设备 , 一台的成本3-4万元 , 而每天满打满算的盈利不到40元 。

「互联网圈里人」收废品,互联网为啥斗不过拾荒者?
本文插图

此外 , “散兵游勇”的拾荒者依旧存在 , 他们靠着一人一车 , 就能挨家收走大部分“值钱”的垃圾 , 剩下那些无人问津的垃圾才被投入智能回收设备中 , 足够尴尬了 。
一些互联网平台 , 收编了社区保洁员 , 让他们拿着客户端到居民家里收集可回收物 , 并现场称重结算 , 确实也打造成“轻资产”模式 。 然而 , 其背后的运营、物流、仓库等等环节的成本不见得低多少 。
还有一些“烧钱”企业看中的是“流量变现” , 但以8000台为流量变现门槛的互联网逻辑 , 垃圾回收企业前期就需投入2-3亿元 , 怕是没有谁能熬到变现的那一天 。
一轻一重 , 输赢立判 。
第三回合:年轻人VS中老年
不管怎么说 , 互联网仍具有年轻性 , 中老年对互联网模式的理解和接受度都偏慢 , 但习惯“攒垃圾”的、有废品回收需求的又恰恰是后者 。
互联网平台缺乏以年轻一辈为主力的活跃用户 , 而家中老人又与社区废品回收户比较熟悉 , 互联网打不过拾荒者也是正常的 。
年轻人越来越笃信“断舍离” , 家里的垃圾一天一倒 , 可回收类垃圾占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比重本就不高 , 还要满足互联网回收平台的重量门槛 , 就为了一点蝇头小利 , 实在不值得把垃圾就这么攒在家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