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武汉归来记者说④ | 用摄影见证战“疫”瞬间
战“疫”名片:
王铮是河南日报新闻摄影部记者 , 2月24日作为河南省赴武汉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摄影小分队成员来到武汉 , 为全国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拍摄人物肖像 ,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定格下一张张可敬的面孔 。 要做到4.2万名援鄂医疗队员的全覆盖拍摄 , 时间紧、任务重!
用摄影见证战“疫”瞬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当得知单位要派一名摄影记者赴武汉采访的消息后 , 我没有犹豫 , 第一时间就报名参战 。 作为摄影部一名年轻的党员 , 在这种时刻一定要冲锋在前 , 同时我作为一名摄影记者 , 在新闻事件发生时永远都要进入到一线拍摄 。
文章图片
到达武汉当晚 , 我们就立即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汇合 ,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为我们介绍了本次拍摄的任务:为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四万多名医务人员拍摄肖像照片 , 每个人一张、不戴口罩、露出笑容的肖像照片 。 这个数量级的拍摄任务 , 在我之前的采访拍摄过程中是前所未有的 。 另外这次拍摄任务跟以往不同 , “疫情”是看不见的敌人 , 因此采访难度特别大 。 疫情指导组特别强调了注意事项:一是作好个人防护 , 保护好自己 , 才能打败敌人;二是严格执行政治纪律 , 在采访拍摄中绝不能影响干扰医护人员的工作 。
文章图片
在开始的阶段 , 我们三人一组在驻地、医院蹲点 , 等候拍摄从隔离病房换班的医疗队队员 , 有时一个地方我们要跑好几趟 , 或者要待上快十个小时才能拍到有限的队员 。 我们的防护物资是短缺的 , 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蹭饭” 。 带着沉重的拍摄设备回到驻地的时候 , 我们还要花上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衣物、设备以及自己全身进行消杀 。 这样的情况很快有了好转 , 报业集团从郑州为我们寄来了相关设备以满足全天候全时段的拍摄需求 , 在做了大量统筹协调工作 , 我们的工作迅速覆盖所有医疗队 , 情况越来越顺利 。
在拍摄过程中 , 我感受最深的是医护人员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 很多白衣天使的额头上、鼻梁上都有深陷的勒痕 , 那是长时间穿戴严密医疗防护器具勒出的伤痕 。 可以想像这些迎着病毒逆行的白衣天使 , 是如何为成功阻击病毒、拯救更多患者、尽早完胜疫情而奋斗的 。 这些伤痕 , 见证了他们的无私奉献 。
文章图片
拍摄肖像照片需要与被摄者进行交流 , 调动他们的情绪 , 才能抓拍到精彩的瞬间 。 医护人员对我们拍摄还是非常欢迎的 。 在拍摄时 , 我们也尽可能营造相对轻松的氛围 , 希望他们能够在救治患者之余 , 稍微纾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
在拍摄锦州第二医院21岁的护士吴筱屿时 , 希望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 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拍摄信息 。 结果她刚说到:“我想父母了……”突然失声痛哭 , 后来哭到不能自已 , 实在拍不下去了 。 这时的我也泪流满面 。 我想我正是以相机为媒介 , 与医护人员交心 , 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释放情绪的理由和机会 。 很多医护人员说 , 来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了 , 这种交流和释放是他们从没遇到的 , 也是最需要的 。 在特殊时期 , 一张照片也许对旁人没有意义 , 但对他及亲人就是最好的纪念 , 我们和相机也不再是陌生人和冰冷的设备 , 而就是他们的父母、爱人和孩子 。
在病房里 , 我看到的最多的画面就是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鼓励、相互打气 。 很多病人都非常乐观 , 对治愈充满了信心 。 在采访中 , 很多医护人员不愿意宣传自己 , 怕家人担心 , 同时觉得这只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 那一刻 , 我真正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伟大 。
推荐阅读
- 武汉李兰娟:4组数据充分说明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也是安全的
- 武汉生活综合消息:隐瞒病情回国的黎某被批捕 武汉全市核酸检测未发现确诊病例
- 推荐继武汉后,牡丹江也要开展全民核酸检测,要推广至全国吗?
- 传染病专家称武汉无症状感染者在全人群占比极低 未发现有传染性
- 武汉,排查结果出来了!
- 继武汉后,牡丹江开展全市核酸检测
- 时政武汉市如何在十多天内完成近千万人核酸检测
- 传染病武汉:集中核酸检测近一千万人 没有发现确诊病例
- 时政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总支出大约9亿元
- 传染病专家:武汉集中核酸检测检出的无症状感染者无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