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苏东坡建“方舱医院”,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吗?

苏东坡建“方舱医院”,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吗?——那些定格在历史时光里的抗疫英雄
瘟疫@苏东坡建“方舱医院”,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吗?
文章图片

▲宋代药坊
瘟疫@苏东坡建“方舱医院”,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吗?
文章图片

▲苏东坡
瘟疫@苏东坡建“方舱医院”,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吗?
文章图片

▲叶天士
瘟疫@苏东坡建“方舱医院”,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吗?
文章图片

▲吴又可
瘟疫@苏东坡建“方舱医院”,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吗?
文章图片

疫情是历史的一道疤痕,所有亲历者都不会忘记有关于疫情的一幕幕 。纵观古代有关于描写疫情的文学作品,从文字中就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惊慌与恐惧,在这些文学作品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个定格在历史时光里的抗疫英雄 。

苏东坡发毒誓求药方,建“方舱医院”
沈括的为人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但他的才学却是有目共睹的,他曾在《梦溪笔谈》里描述过江南的疫情,而抗疫的主角,正是我们熟悉的苏东坡 。
在苏东坡的人生中,曾参加过两次抗疫 。
第一次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刚被贬到黄州,也就是如今的湖北省黄冈市,当时的黄州正在经历一场瘟疫 。
苏东坡在当地是个微不足道且受监视的小官,但他仍然以抗疫为己任,献出一张名为“圣散子方”的药方 。
药方的主人是苏东坡老家眉山的名医巢谷,这张药方是巢谷的祖传秘方,但巢谷的祖上有个规定,这张药方不得传于外人 。
苏东坡心想:要不,我求求他?
巢谷告诉苏东坡:这个世界是守恒的,总有一些人要得这个病,你如果治好了他们,这些病以后都是你一个人得!
苏东坡不在意,他继续求巢谷,巢谷最终被苏东坡的再三恳求而感动,但他很傲娇地对苏东坡说:你现在指着江水发毒誓,永远不将此药方传授给他人!
苏东坡照着做了,但仅仅只是发了毒誓,药方一到手,立马就去救人 。吃了这个配方的患者,大多数都痊愈了,这一成果被苏东坡记录在《圣散子叙》里:谪居黄州,比年时疫,合此药散之,所活不可胜数 。
后来,这张方子又被苏东坡传给了庞安时,庞安时将此方收录于《伤寒总病论》里,苏东坡专门为此作叙 。而巢谷也并没有因此跟苏东坡绝交,在苏东坡被贬儋州之时,年过古稀的他还要跋山涉水去看他,只可惜在半道上去世了 。
关于苏东坡第二次抗疫,《宋史·苏轼列传》里有这样一段记录: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
这一年是元祐四年(1089年),苏东坡去杭州当了市长 。当时的杭州,也遇上了一场瘟疫,因为有过之前的抗疫经验,苏东坡先是用“圣散子方”稳定了一部分患者的病情 。但这场瘟疫有点严重,确诊病例每天都在新增,不是“圣散子方”这一药方就能解决的,于是苏东坡开启了一系列的抗疫行动 。
苏东坡先向朝廷请示,免去“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减去进贡大米的三分之一,这个举措相当于如今国家在疫情期间给企业减税减社保 。
又“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需要救助的患者太多了,没有足够的资金怎么办呢?在宋代,僧人不是剃个光头就可以当的,必须要有国家颁发的从业证书,而这个证书就被称之为“牒文”,有了这个证书,就可以享受国家对僧人的补助政策 。苏东坡很会变通,用这个指标换取了一些大米,以救助在饥寒交迫中的患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