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研社■充电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烦人?( 三 )



游研社■充电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烦人?
本文插图

这个房子的特殊之处在于 , 整个框架都是金属搭建的 , 布满了各种细小的线圈和电容器 , 引导电流穿过屋顶和墙壁 , 形成了充满整个屋子的巨大感应磁场 。 也就是说 , 整个屋子都变成了一个无线充电器 , 人就生活在充电器里 , 通过暴力增加尺寸来解决感应无线充电磁场范围小的问题 。

游研社■充电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烦人?
本文插图


游研社■充电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烦人?
本文插图

这让我想起《三体2》中描绘过的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无线充电场景:
危机纪年第205 年 , 主角罗辑经过漫长的沉睡醒来后 , 发现到了一个美好的时代 , 在各种高科技设备下 , 人们的幸福指数极大提升 , 信心空前膨胀 , 甚至都打算去截胡水滴了 。 通过罗辑视角 , 刘慈欣用了“两件不起眼的小事” , 来“见识了新时代的技术水平” 。 一件小事跟吃有关 , 他发现这个时代粮食都是工厂里合成出来的 。 另一个小事则跟电有关 , 书中是这样写的:
“接下来的第二个发现则令罗辑十分震惊 , 护士指着那个牛奶杯告诉罗辑 , 只需要把杯子底部的一个滑动钮推到想要的温度上即可 。 喝完牛奶后 , 罗辑仔细打量着杯子 , 它看上去是一个很普通的玻璃杯 , 只有一指厚的底部不透明 , 显然加热的热源就在那里 。 可是罗辑反复察看 , 除了那个滑动开关外没有任何东西 , 他使劲拧杯子底 , 但底部与杯子是一体化的 。 ”
想搞明白“从哪充电”的罗技 , 跟那个时代的人交流后才知道 , 原来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用线缆充电的概念了 。 人们生活的空间 , 已经被无处不在的微波电场供电 , 这极大改善了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 。

游研社■充电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烦人?
本文插图

《三体2》里的那个水杯 , 近似于伦敦帝国大学2016年开发出来的这台“没有安装电池的无人机” , 只是这台无人机只能低空悬停 , 并不能长距离供电
通过这个小桥段 , 《三体2》直观地描绘出了 , 寻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会给人造成多大的震撼 。 而之所以使用充电这个例子 , 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 , 这是所有现代人的痛点 , 无数人应该都畅想过更先进的充电方式 。
东京大学那个神奇的超巨型无线充电器可能是最接近《三体2》想象的 。 不过这项技术目前还在原型阶段 , 一方面要考虑长期生活在这种强磁场里对人健康的影响 , 一方面也要考虑用这种方式造房子的成本问题 , 距离实际应用肯定还有一些时日 。
正如前文所言 , 无线充电因为显而易见的硬伤 , 导致它最初并不被市场看好 。 然而 ,“怕麻烦”是科技进步的最大驱动力之一 , 无线充电的便利性始终诱惑着人们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 既然不能解决无线充电的距离问题 , 那先把充电速度搞快点——如果15~30分钟就能把电量充到一个让人不会产生焦虑的程度 , 那么在大部分使用场景下 , 就足够产生惬意的使用体验了 。
于是 , 在这个月刚发布的OPPO Ace2上 , 我们看到了最新的40W无线快充 。 需知即便是在有线充电领域 , 40W都是一个很高的功率 。 这个参数让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产生了质变 , OPPO Ace2也因此打出了“无线充电5分钟 , 开黑一小时”的口号 。

【游研社■充电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烦人?】游研社■充电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烦人?
本文插图

众所周知 , OPPO手机在“快速充电”的议题上已经深耕许久 , 从前些年让人印象深刻的“充电5分钟 , 通话一小时” , 到现在的“充电5分钟 , 开黑一小时” , 这个进步显而易见 。 更关键的是 , 这个成绩还是无线充电的结果 。 至于有线充电 , OPPO Ace2支持65W超级闪充 , 更打出了“充电5分钟 , 开黑2小时”的口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