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事件】一场苏联红军最为骄傲的惨烈战役,叶利尼亚血肉磨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著名的战役数不胜数 , 而惨烈的战役则更是多如牛毛 , 有些战役被描述成壮烈的史诗 , 有些则被视为重要的转折点 , 而更多的则是被选择性遗忘 。 比如以下所述的这场二战中鲜为人知的战役 , 就是被遗忘的战争之一 。
1941年6月22日 , 纳粹德国悍然入侵苏联 , 短短18天内 , 德国中央集团军快速推进600公里 , 一举占领整个白俄罗斯 。 苏联红军西部方面军4个军团被德军装甲兵团包围 , 伤亡高达40万人以上 。
文章图片
二战德军
取得胜利的德军继续向东挺进 , 目标是聂伯河畔的斯摩棱斯克 , 占领了这里 , 便是占领了莫斯科的前哨战 。 相对于先前的战斗 , 这一次苏联红军表现异常顽强 , 使得从北部入侵的霍斯第3装甲兵团 , 以及从南部进攻的古德里安第2装甲兵团严重受挫 , 使得本来制定好的快速合围战迟迟无法完成 。
7月18日 , 有着“闪击英雄”称号的古德里安为挫败而大为光火 , 他命令前锋第10装甲师扑向西南方向的叶利尼亚 。 这座小城位于杰斯纳河畔高地 , 是绝对理想的桥头阵地 。
驻守叶利尼亚的苏联红军第24军团第19步兵师迅速展开防御 。 7月19日 , 双方正式交火 , 战争异常惨烈 , 从最初的壕沟战变成逐屋争夺的激烈巷战 。
文章图片
二战德军与苏军
人数和武器占据劣势的苏联红军付出惨重代价 , 几乎全数战死于城中 。 他们的顽强使得趾高气昂的德军同样遭受了重大损失 。 惊魂未定的德军万万没想到 , 由7月19日开始 , 揭开了长达一个多月如炼狱般杀戮的序幕 。
取得胜利的德军随即遭到苏联红军援兵的重炮袭击 , 致使许多攻占的阵地再次落入苏联红军之手 。 20日 , 古德里安决定放弃多罗戈布尔日 , 让帝国装甲师退回叶利尼亚突出部的北侧翼 。
【【历史上的大事件】一场苏联红军最为骄傲的惨烈战役,叶利尼亚血肉磨坊】随后的两天 , 苏联红军第24军团以重炮不停攻击德军 , 致使德军大量伤亡 。 并且两军进行了多次白刃战 , 杀的难解难分 。
文章图片
二战德军
由于德军经过一个月闪电战横越白俄罗斯作战 , 导致大量战车与卡车因长距离奔袭而严重磨损 , 在随后展开的激烈大战中 , 这些战车和卡车无法进行维修 , 而补给线又过度延伸 , 加上战场后方的苏联红军残部不断的突袭 , 致使德军两个师严重缺乏物资 , 许多战车成为摆设 , 既没有油料也没有弹药 。 失去了战车的机动部队 , 比步兵更为脆弱 。 直到22日的战斗结束时 , 原本拥有170辆战车的帝国第10装甲师仅剩下9辆战车可用 。
此后的5天 , 苏联红军乘胜追击 , 不断对德军发动猛攻猛打 。 先是利用重炮进行猛烈火力轰炸 , 而后由战车掩护步兵扑向德军防线 。 德军由于弹药和物资极度匮乏 , 不敢与红军进行炮兵对决 , 不得已还要爬上苏联战车以汽油弹攻击 。 31日 , 一种新型的苏联武器被派到战场 ,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炮 , 这也是苏联红军首次使用喀秋莎多管火炮 。
文章图片
喀秋莎火箭炮
德军没有见过这种密集发射的武器 , 连续的破坏性轰炸 , 彻底摧毁了被誉为帝国精锐部队的士气 , 在熬过7月19日至8月10日第一阶段杀戮后 , 德军部队平均一个连仅剩60-70人 , 有些部队仅剩30人 , 连正式编制的一半都不到 。
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 , 德国中央集团军也并不是吃素的 , 于7月27日完全将斯摩棱斯克口袋封锁 , 将苏联红军3个军团31万人完全包围 。
8月30日 , 苏联红军第24军团13个师中的9个 , 集中火力打击叶利尼亚突出部 , 试图一举歼灭德国守军 。 这场战役中 , 德军守军为70000人 , 而负责进攻的苏联红军有60000 , 尽管在人数方面德军占据优势 , 但德军要防守70多公里宽的正面 , 而苏联红军却可选择进攻的地区 。 远道而来的德军早已疲惫不堪 , 而本土作战的苏联红军则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生力军 。
推荐阅读
- 历史江湖明朝号称不割地,不赔款的是吗?,大家来评价一下明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 闲闲红楼梦影响最大的十件事是什么?这些事件对故事发展有何影响?,《红楼梦》里
- 冷月印记至今1700多年历史,历史上可与杭州相媲美,浙江“被遗忘”的古镇
- 盛亮谈历史以周为国号朝代,政权有哪些呢?,我国历史上
- 「拿破仑」历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25个巧合
- 可乐侃史曾灭项羽20万大军,曾国藩:此计断不可信,韩信最经典的一场战役
- 正观历史外国人迫害国人,当局政府漠不关心,让国人寒心的一场大案
- 李世民@在历史上,李世民霸占弟媳齐王妃,以后所生的孩子李明结局如何?
- 军史纵横六朝古都南京真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历史上的战争事实给予否定
- 读史十二年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传奇状元:唯一驸马状元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