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说历史】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30年代已发现,如今是著名景区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30年代已发现 , 如今是著名景区
“晋太元中 , 武陵人捕鱼为业 , 缘溪行 , 忘路之远近 。 忽逢桃花林 , 夹岸数百步 , 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 ”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是晋宋时代杰出诗词散文大家陶渊明的手笔 , 他在其中描绘出一个社会理想图:环境优美 , 怡然自得 。 在这样的理想社会 , 没有君主 , 没有战乱 , 没有贫穷 , 没有欺诈 。 人们淳朴厚道 , 和睦相处 , 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 。
一千六百多年来 , 这篇不足400字的《桃花源记》 , 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 ,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 怎么也找不到 。 “桃花源”究竟是东方的乌托邦 , 还是有真实原型呢?它的原型又在哪里呢?
【小春说历史】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30年代已发现,如今是著名景区
本文插图

41岁那年 , 陶渊明做了彭泽县的县令 , 可是他只当了83天的官 , 就发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宣言 , 然后辞官不做 , 回到家乡做个农夫了 。
他热爱自然风光 , 厌恶现实政治 。 在儒道兼学的陶渊明看来 , 生命的“真意”有从田园风光的游赏、劳动生产的体验、读书饮酒中才能获得 。 而那流芳万世的《桃花源记》就是在这种思想状况下写成的 。
【小春说历史】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30年代已发现,如今是著名景区
本文插图

那么 ,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呢?
一般人认为 , 桃花源是武陵的一处带有道教色彩的神仙境地 。
大约是《桃花源诗并记》中有“奇踪隐五百 , 一朝敞神界”一句 , 于是诗人们都认为桃花源是仙境 。
最著名的就是王维《桃源行》“初因避地去人间 , 及至成仙遂不还”与“春来遍是桃花水 , 不辨仙源何处寻” 。
据说还是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一书推波助澜 。
《搜神后记》中的“桃花源”和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前边一致 , 只是后面加上了一段:
刘子骥采药到了衡山 , 走入山中太远都忘记来路了 。 见到一条水涧 , 涧南边有两个石洞 , 一开一闭 。 涧水太急 , 不能渡过去 , 想回去 , 又迷了路 。 恰遇到一个樵夫 , 才找到路 。 有人告诉他洞里面有些仙方灵药 。 刘子骥还想再去寻找 , 可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路了 。
【小春说历史】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30年代已发现,如今是著名景区
本文插图

而且 , 这样的故事在《搜神后记》中还有一处记载:
长沙醴陵县有条小溪 , 有两个人乘船伐木 。 看见岸边的土穴中有水流出 , 还有些木片随着出来 , 仔细一看 , 还有些是新砍伐的 。 两人很奇怪:“到水里看看 , 木片从哪里来的?”一个人用斗笠遮住脸 , 走进土穴 , 刚刚容得下人 , 又走了数十步 , 眼前明朗 , 和外面的世界没什么两样 。
因此 , 大部分人认为 , 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应该是存在武陵 。
【小春说历史】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30年代已发现,如今是著名景区
本文插图

可是 , 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据历史学家考证 , 在晋代武陵还没有桃花源 。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沅水流经沅南县(今桃源县)时 , 根本没有提及桃花源 。
因此 , 陈寅恪在1936年发表《桃花源记旁证》 , 质疑公认的桃花源在南方武陵这种说法 , 而认为“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洛水上游一带 。
陈先生说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既深藏有特别的寓意 , 又含有纪实的成分 。 文中的寓意 , 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了 。 但其中纪实的成分 , 古人和近人讲来讲去 , 都不得要领 。
事实真相是这么的:陶渊明的纪实部分来源于北方弘农或洛水上游一带——“桃源”的坞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