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野心暴露”?花呗们正在一点一点啃掉信用卡大动脉!


近日 , 支付宝花呗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当面花畅花包” , 用户每月最高支付4元 , 在不支持花呗的商户 , 单笔超过150元也可以用花呗 , 在原来150元以下“当面花”的基础上 , 增加了付费提额的服务 。
联想到前不久揭开面纱的微信分付 , 阿里和腾讯在信用支付上都开始尝试向用户收费 , 向C端收费会成为信用支付产品的新趋势么?这个趋势会动摇信用卡的基础吗?
花呗当面花最早推出在2018年底 , 花呗用户可以在500元的额度内在未开通花呗收款实体商户使用花呗 , 到2019年9月 , 当面花的规则又调整为单笔订单金额在150元以下的交易均可使用花呗付款 。 而最新的“当面花畅花包”把新老规则整合了 , 即每月最高付费4元 , 当面花可以不受单笔订单的限制 , 每月可获得1000元的额度无障碍使用花呗 。
「信用卡」“野心暴露”?花呗们正在一点一点啃掉信用卡大动脉!
本文插图

纵观花呗当面花规则的三次升级 , 核心目标一直是让未开通花呗收款的商户也更够使用花呗 。 支付宝这样做的有三个好处:
一个是让更多人开通花呗 。 因为花呗收款有0.8%手续费 , 广大的实体小店很多是不支持花呗的 , 但是这些小店恰恰是人们日常消费最高频的场所 , 高频就意味着流量 , 当用户在这些小店打开支付宝付款时 , 付款框提示“花呗立减5元” , 本来订单可能就是二三十元 , 那用户可不就咔咔的开通了花呗了 。 一看花呗这么多人用 , 店家也更有意愿去了解花呗了 , 店家本人作为用户时 , 也愿意使用花呗 。
二个是培养用户哪哪都用花呗的习惯 , 让用户将花呗牢牢当作首选支付 , 不再想起支付宝里绑定的信用卡 。 在支付工具的选择上 , 影响用户的关键在于用户的零钱放在那 。 用户在微信里多多少少有零钱 , 这些零钱提现收费 , 用户把它们用出去的动机很强 , 导致支付宝在和微信支付的竞争中十分被动 。 而花呗则是支付宝为数不多的堡垒 , 因为花呗有免息期 , 零钱存在余额宝 , 花钱用花呗 , 用户利益可以最大化 。 花呗做的好不好以及微信版的花呗做的好不好 , 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争格局 。
三个是拉高用户花呗的消费金额 , 提升用户分期的概率 。 账单金额越高 , 用户还款压力越大 , 分期的可能性就越高 。 我们这些坐在银行大楼里的白领 , 每月有稳定的收入 , 可能很难想象为何有那么多人会因为几千元的账单选择账单分期 , 而且分期的手续费着实不划算 。 但是中国之大 , 有更多的人每月就只有几千元的不稳定收入 , 他们不了解什么IRR公式和年化利率 , 也办不了银行的信用卡 , 看到本月只需支付几百元和几块钱的手续费就可以免去当下还掉几千元的压力 , 稍微犹豫一下就按下了分期的按钮 。不得不说 , 通过一个小小的规则创新 , 一举三得实现了产品运营的“拉新、留存和转化” , 想到这个注意的人真是个人才 。
值得一提的是 , 当面花畅畅花包的用户费用 , 会在下个月计入花呗账单 , 无需用户提前支付 , 这产品设计的让用户太爽了 。
「信用卡」“野心暴露”?花呗们正在一点一点啃掉信用卡大动脉!
本文插图

当我们惊叹与AT等互联网公司“真会玩”的时候 , 常常忘记传统信用卡也是业界前辈们的智慧结晶 。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 信用卡的运作模式和互联网产品的流量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 , 都是向C端提供免费且优质的服务 , 吸引大量用户/流量进来 , 将用户/流量导给B端商户 , 向商户收费以完成转化变现 。 在移动互联网产品流行之前 , 信用卡利用这套玩法已经做到2亿以上的用户了 , 养活了上下游大批的从业者 。 (2011年是可称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 , 根据官方发布的《201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1年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 2.85 亿张 , 授信总额 2.60 万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