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旧锦新样 | 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旧锦新样 | 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
编者按
电视剧《围城》在20世纪90年代热播 , 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这部小说的趣味 。 它因为充满了丰富的讽刺性隐喻和各类掌故 , 也就更能激发有心人探赜抉微的兴趣 。 赵一凡就在当年做过一次尝试 , 他将读《围城》的笔录索引所得 , 仿电视剧样式 , 也辑作十段 , 希望为爱好者们增添读书、观剧后的余味 。
《围城》的讽喻与掌故
文 | 赵一凡
(原载《读书》1991年03期)
『读书杂志』旧锦新样 | 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
本文插图

连日看《围城》电视剧 , 兴味盎然 。 尤喜其中包孕丰富的讽刺性隐喻及各类有趣掌故 。 当然啰 , 电视剧不等于原著 。 虽说同行作品里它已属上乘 , 毕竟不可能把小说中精心营造的意象和寓蕴 , 全都配上旁白字幕 , 一一钩玄发隐 。 这里头导演的难处 , 一半似如钱锺书先生在《读〈拉奥孔〉》文中所论:诗不入画 , 绘画亦难复制诗中比喻(电视这类活画自会好些) 。 另一半 , 恐已由《围城》英译本茅国权导言指出 , 即此书是学者小说 , 专对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作特殊的描摹透析 。
电视剧《围城》(1990)片头(来源:youku.com)
《围城》确是本奇特之书 。 要说“难进难出” , 它不啻是座用璇玑碎锦巧构而成的中外学术迷宫 。 里头层峦迭嶂 , 径幽路险 。 仅为鸿渐、辛楣、晓芙、柔嘉等主角人物的起名用典 , 就足以让我这不通汉学的二毛子遍搜《周易》《楚辞》《山海经》 。 先生随手拈玩的西洋神话寓言 , 又岂是吾辈留学生乱掘古墓一时可考明之理?然而 , 若论其雅俗对话 , 深浅轮回 , 西中化合 , 《围城》又颇似当今欧美所谓的知识型文本或后小说 。 昆德拉畅销 , 埃柯周游列国 , 博尔赫斯到处受欢迎 , 同《围城》上银幕通译各种文字是一个道理 。
钱先生在《七缀集》里讲:文史哲学宗教等 , 皆由民俗叙事生出(比较列维—斯特劳斯);人文各科彼此系连 , 交互映发(巴赫金另名曰对话哲学) 。 因而无须拘泥于学术大道理 , 尽可自由穿越界线(德里达称作Debordement) , 采集古今谣谚和寓言掌故(埃柯小说于是被唤作Pastiche) , 辅以戏谑模仿、觑巧通变(这是否西方文论穷究的Parody与 Trope) , 便可由识而知 , 鉴古概今(福柯知识考古学何曾简明如此) 。
以此为指南 , 学生冒然欲从“洋门”入围城一游 。 方法上 , 我把钱氏各类文本 , 从《管锥编》《谈艺录》到《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 , 当成“稽查”的档案库 。 《围城》虽以小说面目单独出现 , 我却以为它与整个钱氏档案是种互文(Intertextual)关系——它从中来 , 又返回其中丰富了库藏 。 因此 , 似不宜用文学模式对它作生硬套解 。 当寓言故事读 , 或当成哲理思辨 , 历史考古 , 参禅占卦 , 猜谜释梦 , 似无不可 。 我读它时倒像是听先生居家闲谈 。 为什么不可以呢?先生曾对人讲 , 做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 。 若弄成朝市显学 , 八股文章 , 岂不俗陋 。 下面谨将我读《围城》的笔录索引所得 , 仿电视剧样式 , 也辑作十段 。 目的么 , 只想为素心爱好者们添点儿观剧后的余味 。
『读书杂志』旧锦新样 | 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
本文插图

《围城》书影(来源:kongfz.com)
一、列位看官 , 此时为民国二十六年夏 。 法国邮船子爵号由印度洋入南中国海 。 船上归国留学生多在舱内作“筑城之战” 。 最先亮相者却是苏鲍二小姐 。 热风里甲板上 , 她们一个冷艳如冰箱取出的桃李 , 一个黑甜似半融朱古力 。 风韵各异 , 都戴黑眼镜 。 注意 , 隐喻出现 , 请随我追索 。 钱氏《窗》文曾悠闲提及:歌德素恶戴眼镜者 。 孟子曰相人莫过于眸 。 同戴黑眼镜之人说话 , 难免眼花缭乱 。 (《写在人生边上》18页 , 下作《人生》)苏鲍竞相动人 , 且有黑镜(李梅亭也有) , 是何角色?无非守株待兔 , 候那风流唐璜上钩入围 。 故事开局 , 即暗点全书是“引诱与追求”型的戏仿罗曼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