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波:学科综合实力造就“浙一经验”( 二 )
这位66岁的女性患者于1月31日确诊新冠肺炎 , 2月2日因病情进展从浙江某地转院至浙大一院抢救 , 病情进展迅速 , 2月3日和16日先后气管插管和使用上ECMO 。经过与死神的一番“拉锯战” , 她的病毒核酸检测已经连续多天转阴 , 但双肺实变严重 , 肺功能受损不可逆 , 生命陷入“绝境” , 想要延续生命 , 唯一的办法就是肺移植 。
此时 , 依靠人工膜肺(ECMO)勉强维持生命的患者 , 已脆弱得经不起半点风险 , 能否经受肺移植手术?手术方案经过了反复再反复的讨论 。
作为全国知名的器官移植专家 , 梁廷波教授带领相关科室权威专家在每天两次的MDT会诊中 , 针对患者病情反复评估 , 制定治疗方案 。移植通过了医院大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的论证 , 并得到了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
这场难度超乎想象的手术 , 虽然过程中险象环生 , 但在肺移植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组、超声等数支团队的默契配合下 , 终于顺利完成 , 让病人生命得以延续 。
“像这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病例我们治疗了很多例!作为浙江省的重症收治定点医院 , 我院危重型与重型患者占总患者例数的75% , 抢救的危重患者中 , 最高时曾有11位依靠ECMO维持生命 , 此前浙江省首例孕35周新冠肺炎患者也是在这里顺利诞下了健康宝宝‘小汤圆’ 。”梁廷波感慨道 , “我们的成功依托的就是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学科综合实力 , 这种综合实力是来自传染病、呼吸科、感染科相关的等多学科团队的协同作战 , 我们的工作始终追求统一指挥、有条不紊、有机协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月8日 , 浙江省首例孕35周新冠肺炎宝宝“小汤圆”在浙大一院顺利诞生
在奇迹个例的背后 , 浙大一院以重症、感染、呼吸三大学科为主力 , 整合了16个学科团队、20余位学科带头人和核心专家开展MDT , 在呼吸管理、抗病毒与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早期营养支持、重症生命支持技术与重大多学科技术联合运用等关键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 , 形成危重症救治经验 , 尤其是两例全肺弥漫性实变、肺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双肺移植 , 开创了新冠肺炎危重症一体化救治的全球先河 。
让“浙一精神”指引社会担当
因为抗击疫情的突出贡献 , 浙大一院重症救治医疗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
在疫情最艰难的时期 , 梁廷波每天身陷各种工作会议中 , 每天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各种难题 , 但令他体会最深的就是 , 碰到问题没有人说“不” , 没有人说“不行”“不能” , 大家的反馈全都是“马上”“立刻”“现在”……
“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大医院的速度、大医院的精神 , 所有困难都能解决掉的决心 ,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 即便有困难也必须克服 。”作为党委书记 , 梁廷波一再强调关键时刻党组织的强大指挥和堡垒作用 , 医护人员的初心使命和大爱精神 。“如果让我来总结浙大一院抗击疫情的经验 , 就是党组织的指挥到位、担当有责 , 医院的协调管理加上学科的综合实力 。”梁廷波说道 。
在他看来 , 大医院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担当 , 是一家医院发展的精神引擎 , 即便公立医院的发展普遍存在着补偿不足的情况 , 我们更是要不忘初心 , 把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 只有方向正确 , 不偏离正轨 , 医院的发展才能大步向前 。
将“浙一经验”输出国际同行
北京时间3月18日 , 美国耶鲁大学向浙大一院发起连线 , 近百位专家学者在线讨论如何应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 。
在连线的一个多小时中 , 来自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外科、产科、康复科等科室的几十位耶鲁大学医学专家不断提问:应对新冠病毒的核心经验是什么?如何有效救治危重症病人?母婴会不会垂直感染?如何保证医护人员不被感染……
推荐阅读
- 【北青网综合】80后男子8万元卖3岁亲生女儿 为给女主播送"游艇"
- [农村电商]潮阳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 #北青网综合#回家了!183名未成年留学生从美国返回
- 【半岛都市报】省厅督办!济南天鸿·万象新天北地块二期综合楼扩建项目发生事故致一人死亡
- 北青网综合@“五一”想出去玩?请收下这份出行指南
- 【雪球综合】丰田、日产也将投产3缸发动机,继本田1.0T三缸发动机后
- 北青网综合:意大利男孩每天山上蹭信号上网课 网友:这集也看过
- 「北青网综合」主人感染新冠去世 狗狗跑了几小时路来到医院等待
- 北青网综合:被酒驾!男子喝有料酒的鸡汤驾车 被扣12分罚1900元
- 「」兰州中川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线铁路计划今年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