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视角■前三名无人知,第4名以后无人不知,欧阳修选出“千年之最”科举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 开启了重文轻武 , 武将被解权 , 反而迎来了文人的盛世 , 而北宋的文人集中出现在仁宗朝 , 每届科举都能出现名留千古之人 , 令无数高中生头痛的“背诵全文”天团几乎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 而宋仁宗时期的嘉佑二年的科举 , 这一届堪称千年之最 , 选拔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名人 。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创立以来 , 一直到光绪31年废除 , 这1300多年里 , 一共举行了700多场 , 产生了700多位状元 , 进士更是数不胜数 。 科举制度在历代王朝的选拔人才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选拔人才的最佳标准 。
雨霁视角■前三名无人知,第4名以后无人不知,欧阳修选出“千年之最”科举
文章图片
《清平乐》中 , 宋仁宗还在未亲政时就说:”现在的文章多浮华之风 , 讲究用词华丽 , 而不务实 , 他一心想改革当时的科举之风 , 却迫于刘氏压力而不敢有所动作 , 只得派范仲淹去应天书院改革教育体制 。
天圣八年(1030年) , 这一年的科举欧阳修出场了 , 他以文章务实而被晏殊所喜爱 , 但因其锋芒太露需要磨砺与状元失之交臂 , 尽管如此 , 欧阳修依然坚持文章需要务实的观点 。
嘉佑二年 , 欧阳修担任礼部的贡举考官 , 在这之前 , 他经历了庆历新政 , 坚定的站在偶像兼好友范仲淹一边 , 而多次被贬黜 。
雨霁视角■前三名无人知,第4名以后无人不知,欧阳修选出“千年之最”科举
文章图片
当时的文学圈中流行太学体 , 其文章除了引典、空洞外毫无实用 , 而这一场科举在欧阳修的主持下这些大写华美文章的学子全都被黜落 , 而写实用性文章的学子几乎都榜上有名 。
这一场考试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 , 落榜举子纷纷不满 , 指责欧阳修以个人好恶而选仕 , 甚至扬言要以武力让他知道厉害 。
这一届龙虎榜中的前三名 , 章衡、窦卞、罗恺至今已很少有人能叫他们的名字了 , 但若说这届的进士 , 那真是如数家珍 。
这场考试中出现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苏轼、苏辙、曾巩;程朱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 。 以及后期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人物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 。
雨霁视角■前三名无人知,第4名以后无人不知,欧阳修选出“千年之最”科举
文章图片
而有意思的是 , 这一场群英荟萃的科举 , 除了后世大家全部没有考过籍籍无名的前三甲外 , 还有许多有趣的涉及多位名人的传言 , 而其中最为人所乐道的当属“欧阳修误将苏轼之文认为是徒弟曾巩的文章” 。
据说欧阳修阅卷时 , 看到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 , 文风和曾巩的很像 , 而欧阳修也认为这篇文章是曾巩所写 , 为了避嫌 , 欧阳修便把这篇文章定为第二名 , 而当结果揭晓时才发现主篇文章是苏轼写的 。
而实际上 , 这才真是一个千古谎言 , 苏轼与曾巩的文章完全属于两种风格 , 苏轼文风豪放 , 而曾巩写文四平八稳 , 曾巩参加这场考试时已经39岁了 , 在欧阳修门下学习多年 , 欧阳修大文豪即使瞎了也不会把这认错 。
雨霁视角■前三名无人知,第4名以后无人不知,欧阳修选出“千年之最”科举
文章图片
本来苏轼高考作文被错当曾巩这谣言太假 , 理论上也应该没啥人会信 , 然而很尴尬的是 , 造谣的人是苏轼他弟苏辙 , 而且还是刻在苏轼的墓志铭上 , 而且这三人同科 , 都是亲历者 , 苏辙的话就更有迷惑性了 , 导致后世许多人认为苏轼是从状元降到榜眼的 。
像嘉佑二年这样的科举盛宴 , 文人天堂 , 千年才出一回 , 必不是科举的公证可以一言概之的 。
想知道苏辙是如何造谣 , 让世人误会千年的吗 , 关注我 , 后续将为大家揭开苏辙的千古谣言 。
【雨霁视角■前三名无人知,第4名以后无人不知,欧阳修选出“千年之最”科举】【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