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三十秒▲- 2战斗机与德国信天翁战斗机,战场较量,英国DH( 二 )


哈维兰同时进行了几项设计工作 , 他和他的设计师团队查尔斯·沃克和霍华德·克尔专注于一款单座推式双翼飞机 , 它诞生于DH-1的缩小版 , 很快被称为DH-2 。 这架双翼飞机的设计夹在一个流线型的木质和金属短舱里 , 短舱里装着飞行员、油箱和100马力的旋转式发动机 ,
四分三十秒▲- 2战斗机与德国信天翁战斗机,战场较量,英国DH
文章图片
DH-2在1915年6月1日进行了首次飞行 , 两周后在6000英尺的高空以每小时88英里的最高速度圆满飞行 。 经过用四个叶片替换双叶螺旋桨 , 将重力燃料箱从上翼的下表面移到上表面 , 加大副翼 , 使用平衡舵 , 以及座舱仪表布局等修改后 ,
量产的DH.2在1916年,正式亮相西欧战场 , 这种新式飞机的大规模上阵,可谓恰逢其时,因为当时正值福克单翼机肆虐法国上空之际 。 第一批4架分别被送到第5、第11、第18中队试用 。 接着,英国第一支全面装备DH.2的中队出现了,这便是第24中队 。
二:信天翁战斗机的起源
四分三十秒▲- 2战斗机与德国信天翁战斗机,战场较量,英国DH
文章图片
1905年 , 美国人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把他们的飞机带到欧洲 , 比空气还轻的机器仍然是德国军队关注的焦点 , 但许多人意识到飞机已经成熟了 。 德国生物学家沃尔特·胡特博士就是这样一个人 , 他非常喜欢乘飞机飞行的想法 , 于是成立了自己的信天翁公司 ,
1912年 , 信天翁公司聘请毕业于工程专业的罗伯特·特勒担任首席设计师 。 28岁的特伦是第九名接受飞行训练的德国飞行员(1910年5月) , 在加入信天翁公司之前是一名驾驶莱特双翼飞机的竞赛飞行员 。 他的设计脱离了莱特式的开放式格子结构 。 通过外部皮肤消除内部支撑的需要 , 从而减少重量 , 提高性能和有效载荷能力 。
四分三十秒▲- 2战斗机与德国信天翁战斗机,战场较量,英国DH
文章图片
信天翁很快就会变成以用封闭的木质机身制造飞机而闻名 , 其中最主要的是DD型信天翁 , D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个月里在持续时间和高度上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 这台机器获得的经验被认为已经为未来的信天翁播下了种子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 信天翁专注于生产双座b型和c型侦察飞机 , 随着战争的进展 , 敌方部队发展了单座战斗机来保护他们的双座观察机并摧毁敌人的观察机 , 德国曾经用旋转式发动机福克和普法尔兹e型机翼扭曲单翼机实现的空中霸主地位 , 已经输给了更为灵活的法国纽波特11型和英国DH2s , 它们不仅在飞行上超过了德国战斗机 , 而且数量也更多 。
深感震惊而又无计可施的德国军方只得下令尽快仿制这种小巧却致命的敌军机型 。 1916年4月 , 信天翁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光滑而坚固的机器 , 其特点是常见的信天翁半单木结构和使用了160马力的奔驰DIIl发动机 ,
四分三十秒▲- 2战斗机与德国信天翁战斗机,战场较量,英国DH
文章图片
1916年6月6日 , 一架DI型原型机在阿德勒肖夫测试中心开始了飞行评估和静载荷测试 。 结果是喜忧参半的 。 一次试飞在4分钟内爬升了1000米 , 在8分钟内爬升了2000米 , 在14分钟内爬升了3000米 , 在22分钟内爬升了4000米 , 这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
到7月德军签署了100架信天翁战斗机的订单 。 然而 , 在开发第一代的同时 , 泰伦的团队还设计和建造了第二架与第一代相似的机器 , 这些飞机是同时进化的 , 本质上说 , BI和DIl是同一台机器 , 但后者有几个明显的外部差异和改进 。
例如 , 在DI型中 , 倒v型支柱的中心部分吊架被向外展开的n型支柱所取代 , 这种安排提高了前视度 。 机翼间隙通过降低而减小 , 上翼增加了250毫米 , 也改善了前方和上方的能见度 。 最后 , 侧面安装的温德霍夫散热器被替换为位于新支柱之间的翼式散热器 , D.I的量产时间很短,总共只造了50架,这是因为生产线根据前线的反馈,迅速转产改进型的信天翁D.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