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波动」风雨不惧 逆风前行——倾听疫情下的企业心声( 二 )


【采访人员观察】中小微企业体量小、家底薄,需要更多帮扶与助力 。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为中小微企业“减负”“供氧”“输血”的政策及时出台,帮助企业恢复活力 。对企业而言,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抓住机会就能逆势突围 。
外贸企业——嘉利国际:供应链正在恢复 新订单预计延后
【疫情影响】嘉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服务器外壳生产商,每年有100多万台产品销往全球 。
“目前,最大问题是上游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 。”公司主席助理兼财会部主管何伟汗说,从2月复工以来,供应链正在不断恢复,但上游材料涨价带动公司成本提高 。
全球疫情蔓延也带来新的担忧 。何伟汗说,按往年经验,新订单相关工作在一季度就应开展,但今年还未开始 。
【企业应对】“某些元器件短缺的产品环节和工序,我们暂时调整不做 。把能做的赶紧做出来,尽快给到供应商 。”何伟汗说 。
危机中,企业也在努力把握机遇 。“线上办公可能成为一种潮流,我们的产品不可或缺 。这几个月也有一些加单情况出现 。”何伟汗说 。
【采访人员观察】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使中国外贸遭受双面夹击 。虽然疫情打乱了贸易节奏,但中国企业仍然在积极推动全球贸易正常运转 。“危”中寻“机”,长远布局,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凸显中国经济韧性 。
外资企业——欧莱雅:销售模式生变 植根中国大市场
【疫情影响】疫情期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部分销售门店、专柜短暂关闭或减少营业时间,位于湖北宜昌的工厂暂时停工 。2月上旬起,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门店逐渐恢复营业 。3月中旬,湖北宜昌的工厂复工 。
【企业应对】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说,公司在有序复工复产过程中获得中国政府和社区的大力帮助 。疫情之下,企业销售模式发生了新变化,不少品牌通过直播等方式,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物 。
“疫情过后,我们预计中国市场将迎来反弹 。”费博瑞介绍,企业目前在积极准备第三届进博会的参展事宜 。
【采访人员观察】疫情之下,“外资撤离论”老调又起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会消失,越是面临复杂形势,越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 。(采访人员韩洁、王雨萧、申铖、董峻、吴雨、周蕊、孟盈如 。参与采写:戴小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