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激变时代的自救!阅读晚清历史,名人花边轶事外的这些更加重要( 二 )


革命爆发以后 , 由编练新军而催生出的北洋政治军事集团倒戈革命 , 昔日的晚清重臣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孙中山会面 , 共同为晚清政府画上了休止符 。
孙中山对未来的设想率先拉起革命大旗的孙中山 , 同盟会骨干甚至普通会员的社会背景与兴中会明显不同 。 除了孙中山成为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外 , 原来与孙中山共事的兴中会的密谋者在同盟会中大多已退居次要地位 , 而内地出身的新政中成长起来的新知识分子充当了同盟会主要领导人 。 这决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才干超过了原来兴中会的骨干 ,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背景更能得到广大的新知识分子和中国社会的认同 。
以上是本书对于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社会背景的部分讨论 , 书中有一个重要观点 , 即晚清剧变并非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 , 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孙中山以及最初的革命党人并非资产阶级出身 。
书中用大量篇幅记述了孙中山的个人成长经历 , 从中可以判断出孙中山是典型的底层知识分子代表 , 幼时即开始接受西方教育 , 早期他的中文造诣远远比不上英文 , 且并无从事工商事业的经历 。 兴中会建立之初 , 与他共同起事的也大多是与他社会背景相似的人 。
然而从兴中会、华兴会到同盟会 , 再到国民党 , 读者可以看到 , 像宋教仁一样 , 接受过完整的中国传统教育又在新政中接受了西方思想的人 , 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 因为这些人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 更容易被当时的民众所接受 。 这就引出了几乎在所有革命初期都会产生的矛盾——道路方向选择的问题 , 具体表现为孙中山与宋教仁之间关于未来应实行何种制度的争论 。
本书认为 , 在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中 , 孙宋二人的争论主要集中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上 。 二人在民族主义上的分歧尚小 , 目标都是推翻现有政权建立民族国家 。 但由于二人的教育和生活背景截然不同 , 孙中山更倾向于反清 , 而宋教仁则更倾向于反帝 。 这种意识上的分歧在早期可以调和 , 二人的真正矛盾是在国体制度建设方面 。
孙中山和宋教仁都是共和主义的忠实信仰者 , 但二者略有不同 。 在清帝退位之后 ,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 , 由于宋教仁一直坚持政党内阁制 , 积极改组国民党参政 , 希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 也就为日后的不幸埋下了祸根 。
「历史」激变时代的自救!阅读晚清历史,名人花边轶事外的这些更加重要
文章图片

陈少白1890年与友人孙中山、尢列、关心焉等人的合影 。 袁世凯蚕食革命“但是中国的社会不是西方的社会 , 中国的人民不是西方的人民 , 甚至中国的精英也不是西方的精英 , 这注定了宋教仁的悲剧命运 。 ”书中这句话的内涵 , 即便放在当下 , 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
在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同盟会革命党人与袁世凯的数次会面中 , 他们都对袁世凯有所警惕 , 却又都带有知识分子的天真 。 “他们既想利用袁世凯推翻清政府 , 从而免除战争所带来的痛苦 , 又担心袁世凯不遵守共和原则 。 ”这种对袁世凯真实目的的担忧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
书中记录 , 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反清 , 清帝退位后他认为事将功成 , 在数次与袁世凯会面后 , 终于确定“维持现状 , 我不如袁 , 规划将来 , 袁不如我 。 为中国目前计 , 此十年内 , 似仍宜以袁氏为总统 , 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 , 十年以后 , 民国欲我出来服役 , 尚不为迟” 。 他觉得 , 只要能达到革命的目的 , 自己坐不坐总统都无所谓 。
而黄兴则比孙中山要清醒得多 , 虽然在初次与袁世凯见面后 , 他称赞“袁公确英杰 , 民国第一流人物” , 但无论是在“张振武案”事发之后 , 还是在宋教仁组织国民党的过程中 , 他都对袁世凯心存警惕 。 书中列举事实 , 证明他曾经数次劝说袁世凯加入国民党 , 试图用国民党来改造北洋派 , 力求一致对外 。 可是袁世凯最终并未加入国民党 , 而是在其中安插了诸多亲信 , 这加深了黄兴对袁世凯的不信任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