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党营私!铁面包青天真的无私么?宋仁宗时包拯为何稳立朝堂

包拯是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这一榜科举考试 , 与包拯同年登第者共 1418 人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起参加工作在一个单位的人 。其中成名成功者较多 , 像是文彦博、韩琦两人官至宰相 , 包拯、吴奎等七人为执政 , 这在北宋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年长仕晚的包拯与其同年关系融洽 , 尤其是和那些高官交往密切、联姻结党 。在朝中同年的支持、帮助下 , 包拯平步青云 , 为官 26 年升迁 27 次 , 在斗争激烈的北宋官场中屹立不倒 。包拯配合宰相文彦博、韩琦等人排除异己 , 掌控朝政 , 以至于出现了天圣五年榜同年长期执政的局面 。
包拯是北宋庐州合肥人 。他集忠、孝、仁、义、智、勇、廉、节于一身 , 为世人赞颂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 , 深受广大下层百姓的爱戴 , 时至今日包拯在民间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 从哪些层出不穷的小说、影视作品中就可见一斑 。
:结党营私!铁面包青天真的无私么?宋仁宗时包拯为何稳立朝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包青天》中的包拯犯颜直谏的包拯为什么还能平步青云
在中国历史上 , 包拯是一个著名的清官 。但是 , 在皇权日益强化的宋朝 , 清官包拯除了自身廉洁奉公外 , 还多次犯颜直谏、抨击同僚 , 与滥用的皇权和贪婪、平庸、不作为等官场陋习作斗争 。这有点像《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一样 , 按理说这种犯颜直谏 , 不畏皇权的人 , 应当是“水至清则无鱼”的 , 为何还能在官场上一路坦荡无阻呢?比如在反对张尧佐除宣徽使一事上 , 时任御史中丞的包拯“反复数百 , 音吐愤激 , 唾溅帝面” , 宋仁宗无奈只好放弃 , 直到见了张贵妃才“举袖拭面” , 并责问张贵妃说:“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
:结党营私!铁面包青天真的无私么?宋仁宗时包拯为何稳立朝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
在宋仁宗晚年迟迟不立太子一事上 , 诸多大臣争相上奏 , 包拯言辞激烈 , 责问宋仁宗: “未审圣意持久不决 , 何也?”包拯的激烈态度激怒了宋仁宗 , 怒而问之曰“卿欲谁立?”明显已经怀疑包拯有拥立新君的野心 , 猜忌之心毫不掩饰 。按理说 , 平常的臣子此时已经匍匐在地大喊“圣上饶命”了 。但包拯却以自己“行年六十 , 且无子 , 非邀后福者”为对 , 反而消除了仁宗的疑忌之心 。
敢于直谏皇帝的包拯 , 面对同僚更是“严毅不恕 , 朝列有过 , 必须弹击” , “数论斥大臣权倖” , 如弹劾三司使、温成皇后张贵妃伯父张尧佐 , 弹劾宰相宋庠 , 三司使张方平、宋祁 , 翰林学士李淑、酷吏王逵等 , 包拯均多次上书连番抨击 , 直至对方被罢免才告一段落 。包拯如此强势、激烈的方式 , 必然会招致众多政敌的反击 。何况 , 包拯自己也并非毫无瑕疵 , 如他对宋庠的弹劾明显有失公允 , 他弹劾掉二任三司使 , 而自己取而代之 , 也有嫌疑 。翰林学士欧阳修就曾上书批判包拯“逐其人而代其位 , 虽初无是心 , 然见得不能思义” , “此所谓蹊田夺牛 , 岂得无过? 而整冠纳履 , 当避嫌疑者也” , “言人之过似于徼讦 , 逐人之位似于倾陷”欧阳修认为包拯“是可惜也 , 亦可嗟也” 。
:结党营私!铁面包青天真的无私么?宋仁宗时包拯为何稳立朝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清平乐》剧照
嘉祐四年七月 , 因三司吏把原应给与士兵的折支积压八十五天不予发放 , 最终导致士兵“相纠为乱” 。三司使包拯“护吏不遣” , 致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 , 因而受到负责勘验此事的提举在京诸司库务胡宿弹劾 , 包拯“皇恐 , 遣吏就狱” 。但即便如此包拯仕途依旧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 反而很快迁给事中、三司使 , 继改枢密副使 。包拯一生历任开封知府、三司使、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要职 , 他出仕 26 年间迁官 25 次 , 平均每一年就能升迁一次 , 这放在什么时候都让人觉得太频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