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OH协虎」华尔街让人特想打交道的公司,40万起家,如今每个员工年赚300万


公元1699年 , 在北美洲东海岸一角 , 英国军队正在推翻一排城墙 。 随着墙体轰然倒塌 , "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时代划上句号 , 但城墙所在的位置演变成了一条小街 , 成为了这个城市新旧城区的十字路口 。 数十年后 , 金融家和银行家们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个银行和交易所 , 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后 , 这条街逐步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 。

「WarOH协虎」华尔街让人特想打交道的公司,40万起家,如今每个员工年赚300万
本文插图

▲纽约城早期地图
在那个时代的美洲 , 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隔着的不是城墙和战壕 , 而是简单的草垛 。 所以 , 城墙在北美洲显得格外独特 。 因其罕见 , 人们用"Wall"命名了这条金融街 , 后来翻译成中文 , 便音成了"华尔" 。
城墙的本质是为服务于战争 。 以"战"为本 , 构建了"Wall Street"的历史本源 , 这注定了驻足金融界的华尔街必然永远陷于"血雨腥风"之中 。 而在这条街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企业 , 必定在世界绽放风采 。 一、 囊中羞涩的40万美元
华尔街有很多老牌的企业和机构 , 如纽约银行、纽约证券交易所、J.P.摩根公司等 。 这些企业占据着华尔街的一亩三分地 , 列起如城墙般坚硬的防线 , 把胆敢前来创业的团体牢牢挡在门外 。 在华尔街 ,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故事几乎天天在演绎着 。

「WarOH协虎」华尔街让人特想打交道的公司,40万起家,如今每个员工年赚300万
本文插图

▲华尔街路牌
在这番"绝境"之下 , 一位名叫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年轻人 , 跟随着老上司彼得·彼得森来到了华尔街的一个正在招租的办公室 。 这一年 , 是1985年 。 二人各自从腰包中掏出20万美元积蓄 , 凑出40万租下了这个办公区 , 成立了黑石"集团" 。 他们心想:不拼一场 , 这辈子身上可能永远只能存着这20万;拼一场 , 也许会变成20块 , 但也可能把它变成200万 。

「WarOH协虎」华尔街让人特想打交道的公司,40万起家,如今每个员工年赚300万
本文插图

▲史蒂夫·施瓦茨曼
梦想美好 , 但现实往往骨感 。 在华尔街 , 现实更是深入土质的"寒感" 。 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大叔 , 和一个即将满头白发的大伯 , 在开局时便在"城墙"上重重地撞出了个“头包” 。 开张几个月后 , "集团"仅仅发展出两个助理 , 也才签了一笔小单 。 很明显 , 华尔街的大佬们根本不想把钱投到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 这签下来的小单 , 更像是一种施舍 。
现实的打击逼着黑石团队必须另谋出路 。 既然传统的收购生意不行了 , 那就要另辟蹊径 。 但若要屁颠地回到老东家手下 , 又太丢面子 。 所以 , 再拼一次!二、 另谋出路
对于中国来说 , 加入WTO绝对是新千禧年之后的头等大事 。 自此 , 中国的基金市场开始向资本打开大门 。 但在上世纪末 , 黑石集团却早就嗅到了基金的铜"香"味 。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中 , 大叔和大伯将车头驶向私募基金的方向 。

「WarOH协虎」华尔街让人特想打交道的公司,40万起家,如今每个员工年赚300万
本文插图
【「WarOH协虎」华尔街让人特想打交道的公司,40万起家,如今每个员工年赚300万】

▲黑石集团办公室
这一次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 但成功却往往是由失败孕育出来 。 在商机面前 , 黑石集团再次碰了壁 。 二人将手中列出的潜在客户都走了一圈 , 每次的结果都是被友好地请出经理室 。
做过销售的人应该都能理解这种被请出办公室的沮丧 。 但当敲开的门多了 , 终归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愿意掏出闲钱试试"新产品" 。 这不 , 在几乎敲遍华尔街的办公室大门之后 , 美国保险和保德信这两家巨无霸终于决定在黑石的盘上试试水 , 而他们注入的一亿美金正如熔岩熔断了挡路的巨石 , 黑石集团抓住这笔资金 , 快速地向资本市场展开进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