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盆社酿 石鼎山茶,揭开范成大在石湖的归隐生活……( 三 )


姜夔 , 也是造访石湖较多的一位文人 。
他第一次来石湖 , 是1187年初夏 。 这一年 , 经杨万里介绍 , 他持诗来到石湖 , 范、姜两人一见倾心 , 分别后情谊更深 。 姜夔本是一个不甘贫穷、向往着过上富裕日子的浪荡之人 , 他依萧德藻在湖州生活下来后 , 经萧介绍 , 到杭州认识了杨万里 。 杨万里苦于无力帮助 , 就把他推荐给了范成大 。 两人一见如故 , 范成大特别喜欢这个比他小20多岁的诗人 。 这段历史 , 在夏承焘的《白石辑传》里也有描述 , “尝以杨万里介 , 谒范成大于苏州 , 成大以为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 。 ”此后十年间 , 姜夔一直往返与苏湖之间 , 也留下了不少有关石湖的诗作 。
绍熙二年(1191) , 姜夔冒雪复来石湖 , 停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 姜夔踏雪访友 , 温一壶酒 , 赏梅写诗 , 多么风雅的日月啊 。 略有遗憾的是 , 这一年 , “梅开雪落 , 竹院深静 , 而石湖畏寒不出”——范成大因为身体欠佳 , 无法作陪 , 都是姜夔一个人在园林里玩 , 像是玩自家的园子 , 随意且自在 。 姜夔的《暗香》《疏影》深得范成大喜欢 , 遂让家中的乐工和歌女演奏 。 其中 , 歌女小红特别喜欢这两首词 , 唱得甚是深情 。 是年除夕之夜 , 姜夔要返回湖州 , 范成大顿生成人之美之意 , 将小红嫁与姜夔做妾 。 宴罢 , 姜夔携小红从石湖行舟启程 , 途经吴江垂虹桥时姜夔触景生情 , 百感交集 , 又得一诗:自作新词韵最娇 , 小红低唱我吹箫 , 曲终过尽松陵路 , 回首烟波十四桥 。
自此以后 , 姜夔谱曲 , 小红吹唱 , 在湖州留下一段佳话 。
肆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 , 谱录作为依事物类别而系统编撰的书籍 , 是一个光彩熠熠的独特门类 。 谱录的写作体系大约至唐代已基本形成 , 而宋代则是一个大放异彩的时代 , 尤其是与园林花卉、市井生活息息相关的谱录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 颇有卷帙浩繁之势 。 当然 , 这既与宋代休闲生活的发达、市民生活的深刻变化有关 , 也与宋代文人的心态有关 , 从而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 范成大退居石湖后 , 广收梅、菊品种 , 植于所居之范村 。 同时 , 他也自觉投入到谱录写作当中 , 著有《范村梅谱》《范村菊谱》各一卷 。
「」瓦盆社酿 石鼎山茶,揭开范成大在石湖的归隐生活……
文章图片

范文穆公祠全貌(清末)范成大一生爱梅 , 咏梅、赏梅、记梅的事迹早就见诸于字里行间 。 据不完全统计 , 他的诗集里大约有近两百首的诗词跟梅花有关 。 范成大著《梅谱》 , 也是性情使然 。 他对江梅、早梅、官城梅、消梅、古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杏梅、蜡梅等12种梅的名称、形状及其生长规模和观赏价值 , 作了较为具体的记述 。 作为我国和世界上的第一部梅花专著 , 《范村梅谱》反映出范成大丰富的植物学知识体系 , 当然 , 这也是他在长期种植梅的生产实践中经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积累而成的 。 应该说 , 《梅谱》对研究我国古代的生物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 对我国梅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除了《梅谱》 , 范成大还著有《范村菊谱》 。
古代菊谱的开山之作是刘蒙的《刘氏菊谱》 , 在菊谱史上另一本比较重要的著作是晚年寓居苏州、自号“吴门老圃”的史正志的《史氏菊谱》 。 而范成大的《范村菊谱》比前者简略 , 但弥补了《刘氏菊谱》对菊花栽培技术语焉不详的缺点 , 又比后者详尽 , 恰到好处地对范村的36种菊花“悉数谱之” , 还分析了世人爱菊的原因 。 而《范村菊谱》最重要的价值则在于 , 一是记录了吴下老人的艺菊之法 , 二是记录了菊花摆出造型以供观赏的风雅之事 。
——梅和菊 , 仿佛范成大石湖时光里的两个丽人 , 有红袖添香之美 , 抚慰着一个沧桑老人的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