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二〇一九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破解远古地球的谜题( 二 )


《自然》杂志在专题评论中称,清江生物群打开了观察壮观寒武纪的又一个窗口,各种新的生物类群前所未见,对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早期已灭绝的动物非常重要 。
此次位列“十大进展”第二名的“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研究成果,将分节的两侧对称后生动物的出现时间至少提前了一千万年,为之后寒武纪两侧对称动物大爆发找到更为久远的“根” 。
身体分节和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团队袁训来课题组在三峡地区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新的动物化石(夷陵虫)和一类特殊的遗迹化石,并开展相关研究 。该所研究员陈哲说:“夷陵虫的身体分节,两侧对称,化石的发现证明在寒武纪之前动物就已经出现了,而此前并没有可信的证据 。”
还有一些成果则是破解了远古谜题 。在安徽东至华龙洞发现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揭示了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现代人在东亚大陆出现时间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早 。此外,华龙洞人类化石为论证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
积累研究成果,力争理论创新有突破
“人类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 。”在蔡华伟看来,“这些古生物研究,既是在探寻远古生物起源和演化的答案,也为人类和地球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预示 。”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地层中保存的从数十亿年前至今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 。由于地域优势和完整的地层发育,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古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研究古生物重要地区之一 。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工作者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
蔡华伟说,当前古生物学的研究正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快速发展 。“在微观方面,我们观测的尺度越来越小,对清晰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借助新的观测技术;在宏观方面则依靠专业数据库和大数据应用 。”
尽管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已走在前列,但蔡华伟认为,中国的古生物学者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力争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这一方面需要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高端人才 。”蔡华伟说 。目前,由于报考学生较少,古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一定困难 。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了解和热爱古生物学,这样我们就能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保持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优势 。”蔡华伟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