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史倌@汉高祖时章丘设有工官、铁官,汉章帝宝剑“济南椎成剑”出自这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汉高祖时章丘设有工官、铁官 , 汉章帝宝剑“济南椎成剑”出自这里
文图 若愚
东平陵城位于龙山文化发祥地城子崖遗址东北约两公里,始自春秋,繁荣于两汉,至唐元和十年,历经1500年的沧桑,是汉济南国、郡的治所 。 现四面城墙依稀可见 。 其始建于春秋、继于战国 , 汉代又重新修筑 。 为春秋战国时期 , 齐国的平陵邑 。 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 。
本文插图
“济南”之为地名,虽始见于汉初,但东平陵城的历史由考古资料证实,却要略早一些 。 东平陵,原名平陵,春秋时属谭国,齐桓公二年,齐师灭谭,为平陵邑,归齐国 。 平陵二字最早见于西汉刘向撰写的《说苑》 。 他在《贵德》卷中记载:“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对曰:"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 。 公曰"何也?"对曰:"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者少矣 。 "齐桓公之平陵,最早应于其王二年,即公元前684年 。 从这年起,“齐师围谭三年不灭”,在围谭三年中,桓公不止一次地经过东平陵 。 据《新序·杂事》云:“昔者刘桓公出游平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 。 ”郭氏之墟在东平陵已有人居住,但生活很贫穷 。 从老人九个儿子无一娶妻可看出这一带的落后面貌 。
本文插图
【捞史倌@汉高祖时章丘设有工官、铁官,汉章帝宝剑“济南椎成剑”出自这里】平陵城城址呈方形,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米—30米,高1米—4米不等,城墙顶残宽2米—7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40米,发现了4座城门遗迹 。 城内地貌南高北低,有自西城墙中南部至东北部和近西城墙向北的深沟两条,应与古河道有关 。 地面到处可见砖、瓦和陶器残片 。 遗址中部西侧三四百米的范围内残留大量铁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冶铁遗址 。 南面为陶窑群,是城内手工业区 。 东部偏北处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和铺砖、石的路面,当地群众称之为“殿基地”,证明这一带为东平陵宫殿区 。 西北部及其余部分为居民区 。 历年采集的遗物有陶、铁、铜、石器和钱币等 。
本文插图
东平陵是个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因此汉高祖在此设有工官、铁官 。 从东平陵和龙山镇权庄所发现的大规模冶铁遗址来看,平陵城的冶铁业当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 据说汉章帝曾把珍藏的三把宝剑,亲自题名赐予他心爱的三名大功臣,其中之一便叫“济南椎成剑” 。 章丘自古被称为铁匠之乡,汉代平陵城大规模冶铁业的发展就是这一美誉的历史渊源 。 向上追溯,大概能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代 。
本文插图
东平陵为两汉重要城池,在各个时期的沿革都与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密切相关 。 汉初约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置东平陵,属济南郡,郡治东平陵,因于钦《齐乘》曰:“扶风有平陵,故此加东”以别之 。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封其侄刘辟光为济南王,居东平陵 。 辟光始在城内大兴土木修造宫殿,济南国都曾繁荣一时 。 景帝二年(前154年),因参与“七国之乱”被处死,济南改国为郡,治所仍在东平陵 。
本文插图
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刘彻封齐孝王子刘就为济南王 。 元鼎五年(前112年),刘就薨 。 汉宣帝刘询于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封广陵历王子刘圣为济南王 。 建昭元年(前38年)正月,元帝刘爽封梁敬王子为济南王 。 元延二年(前11年),汉成帝刘骜封梁荒王子刘凤为济南王,在位17年 。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因其为东平陵人,便将故乡东平陵改名为乐安,属青州 。 历经16年,直至汉光武帝改回济南国 。
推荐阅读
- 捞史倌@杭州龙门古镇据传是三国吴主故里,东汉名士严子陵在此一游而得名
- #捞史倌#春秋时期的这种大型刀币,你知道在哪个国家流行吗?
- 『捞史倌』临沂郯国故城,魏国军队曾在马陵山打过仗,《窦娥冤》原型出这里
- 『捞史倌』誉为“齐鲁第一古村”的山东章丘朱家峪,该村朱氏与朱元璋同脉
- 「捞史倌」民国时期,没有浓妆艳抹的古朴苏州,这样的风景才美丽
- [捞史倌]不要小看这些残垣断壁,这可是匈奴人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
- 「」刘邦在沛县起兵时,他官职又不是最高,凭啥他当老大
- 『捞史倌』湖北襄樊西北处是西周邓国故址,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国灭
- 捞史倌:徐州人见不到了,建于明洪武七年的鼓楼,原为西楚故宫午朝门
- 「捞史倌」扬州有一镇建于东晋,苏东坡到此有诗,乾隆六下江南六次在此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