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这位非典“老兵”再战新冠,连高考的儿子都立志学医

俞莺是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防保健科的科长 ,
从年初一起 ,
她就和战友们日日奋战、守护 在
社区疫情防控一线 。
几天前的下午 , 跟俞莺打电话时 , 她刚出院 。之前她在家中意外骨折 , 做了手术 , 并且打了固定的钢板 。“给我做手术的医生建议我休息3个月 , 可非常时期 , 我不能退 。”
「」杨浦这位非典“老兵”再战新冠,连高考的儿子都立志学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哪怕在住院期间 , 她也时刻关注微信群的消息 , “远程”关心着每项工作:组织协调、情况排摸、线索核实、信息上报、健康监测、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心理疏导……
年前就组建应急队伍 ,
“老兵”传授战“疫”小秘籍
在大家的眼里 , 俞莺是一位公卫“老兵”:当初 , 她一从学校毕业 , 就来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 至今已有24年公共卫生服务经历 。她参加过抗击“非典”工作 , 又在2010年作为杨浦区卫生系统第七批援建四川灾后重建的队长 , 带领队员进行对口医疗业务指导 。
「」杨浦这位非典“老兵”再战新冠,连高考的儿子都立志学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7年前 , 她作为传染病条线的业务骨干 , 重点负责对密切接触者的管控与监测 。她向采访人员回忆道:“这次的管控要求更高 , 尤其是要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进行监测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 , 整个的工作量都要比17年前大很多 。”
“年前我注意到了疫情的一些消息 , 当时觉得我们也应该有所动作” , 出于职业敏感 , 俞莺很快组建起一支应急处置队伍 。“公共卫生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平常我们就会进行应急处置训练 , 并且一直有备班 。所以这支队伍组建地很迅速 , 从防疫工作开始以来 , 也一直高效地运转着 。”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 , 一些公卫“新人”有点手忙脚乱 。这时候 , “老兵”俞莺主动站出来讲述自己之前防疫防控的亲身经历 , 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同事 。俞莺说:“对科室里的新人 , 我不仅仅进行业务指导 , 还把如何与居家隔离对象沟通、如何安抚居民恐慌情绪、如何与各方协作的‘小秘籍’传授给他们 。”
“争取”一个“大任务” ,
凌晨接到电话马上出发
“我是一名老党员 , 又是一名‘老兵’ , 这个时候 , 我不去谁去!”明知会面对未知的危险 , 俞莺还是“争取”到了一个“大任务”:转运重点来沪人员至杨浦区集中医学观察点 。说着她就起身准备 , 不容得别人劝解 , 第一时间联络转运相关事宜 。
她穿着二级防护装备 , 满脸坚毅地走向转运车 , 留下了背后领导和同事们的担忧和牵挂……俞莺说:“转运全程是二级防护 , 我全副武装 , 一路上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 有时候闷在防护服里 , 呼吸都有点困难 。”
【「」杨浦这位非典“老兵”再战新冠,连高考的儿子都立志学医】「」杨浦这位非典“老兵”再战新冠,连高考的儿子都立志学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天凌晨 ,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电话那头 , 街道疫情防控小组有一个紧急的任务:“现在有境外回沪人员从机场送回 , 需要你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做好接收任务 。”放下电话 , 她马上出发 , 走时家人还说:“又要走啊!做好防护 , 路上注意安全 。”
“紧要关头 , 我们不能迟疑 。家人一开始会觉得我太辛苦了 , 但最终还是很理解我 。”她身兼联络员的职责 , 需要与街道、居委、公安等多部门联防联控 , 每天24小时在线、任务落实无时差是她的常态 。
“我不止一次在凌晨被叫醒了 , 或许有时候会疲惫 , 但见到境外来沪人员的那一刻 , 我必须要拿出最好的状态 。他们中有的是‘客人’ , 有的是‘回家的人’ , 有些刚落地情绪还不太稳定 , 我总会先说一句:欢迎你们 , 你们的健康由我们来守护!他们很多人都说 , 我们就像他们的‘娘家人’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