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桃花源@为什么说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为什么说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上双峰并峙 , 巍峨璀璨 , 光芒赫赫 , 成一时之鼎盛 。 正如诗中有李杜 , 词中也有苏辛 。 也正好李杜之优劣争论之不休 , 宋词第一人 , 也似乎鲜有一致意见 。 苏轼与辛弃疾 , 到底谁是代表两宋最高词学成就的人呢?我以为是辛弃疾 。
从两人的词作给人的阅读体验上 , 苏轼偏向单一 , 辛弃疾极为丰富多彩 。 读过两人词集的人 , 应该会有这样的明显体会 。
诗词桃花源@为什么说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文章图片
苏词偏于个人境界的抒发 , 时不时就要发一些人生如梦般的感慨 , 又或者像“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比较鸡汤的感悟 , 以达到超脱人生的放达胸怀 。 这既是风格 , 也恰好暴露了他的短处 。 说到底 , 他的放达无非是从老庄哲学里找 , 类似的感悟、境界并不是他的原创 , 他也只是借来一用 。 而且这样的词 , 读两三首还好 , 一读多就发现他的雷同 , 渐渐好感消磨 。 偶尔读一读还好 , 连读词集很快就会疲倦 。 所以东坡词虽好 , 但词境单一 , 格调类同 , 不可不察 。 前人评东坡词 , 皆不着点力 , 也是说他的同质化创作比较严重 。
诗词桃花源@为什么说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文章图片
反观辛弃疾 , 他的诗词能给人更多的思想、情感碰撞 。 他不仅有雄壮、悲慨的一面 , 也有苏轼放达、哲理的一面 。 内容之丰富 , 表达之多层次 , 远超苏轼 。 他能给人以更饱满全面的阅读冲击 。 词里不仅有“醉里挑灯看剑”的激壮 , 有“看试手 , 补天裂”的豪情 , 有“可怜白发生”的悲情 , 有“凭谁问 , 廉颇老矣”的愤愤不平 , 也有“老夫静处闲看”“溪头卧剥莲蓬”的闲适 , 也有“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的浪漫温馨 , 还有“杯 , 汝前来”这样的人与物的互相 。
总之 , 苏词的感受显得单一 , 辛词几乎是全方位的 。
诗词桃花源@为什么说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文章图片
从词体发展来说 , 苏轼确有开派之功 , 也就是后人所说豪放派 。 从他开始 , 有意识地、比较多的创作豪放作品 。 出现了以“大江东去”为代表的异调 。 但前面说了 , 表达上趋向单一 , 无非是将老庄思想引入 , 内容上也并不丰富 , 以抒发个人心境为主 , 所以这类豪放之作 , 数量上很有限 , 苏轼的300多首词里 , 只占到五分之一的样子 。 50来首 。 仅从数量上 , 苏轼也难以称为豪放的巅峰 。 作为开派者 , 苏轼并不稚嫩 , 但他也确实拓展不宽 。 这与他的性格、思想都有关系 。
辛弃疾就不一样了 。 英雄的气质、战场上血与火的经历 , 强烈要求恢复河山的爱国主义激情 , 都在放飞着他身上的豪放因子 。 故其词风必然豪放 。 豪放与军旅几乎是天然的关系 。 被称为开豪放之先声的范仲淹的《渔家傲》词 , 也是因为大漠的军营生活自然诱发 。 又因为当时主和派的阻挡 , 主战派的辛弃疾们当然会受挫 。 这在客观上又使辛词更多复杂感受 。 主调高亢 , 副调多元 , 真正使得辛词之豪放无所不表 , 无意不达 。 形成辛弃疾词大容百川、澎湃奔涌的宏阔艺术世界 。 又《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 , 为两宋之冠 , 气势上已经压倒一切 。
诗词桃花源@为什么说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文章图片
争宋词第一人 , 可能有人还会想到音律词人周邦彦 , 甚至拿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肩老杜的评语 。 不知王国维怎么将这两个人扯到一起 。 但周词 , 属于徒有技巧 , 而无内容 。 他最会抄 , 美其名曰化用 。 有这一手法遮掩 , 他也就堂而皇之的抄了 。 很多诗人、词人都靠这个走捷径 , 成名成家 。 化典、引用这些 , 鼓励了太多抄袭行为 , 开创与拓展永远属于少数人 , 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在重复 。 如果说早期的周词还有音律上的吸引 , 随着乐谱消亡 , 周词也只能算三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