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在这场战役中 毛主席为何不顾自身安危要以身犯险?( 二 )


随着彭德怀的一声令下
教导旅、2纵各部队立即对毫无准备的
135旅打起猛烈进攻
短短十几分钟
135旅便遭受沉重打击
到黄昏时分 , 135旅4700余人被歼
代旅长麦宗禹被俘
蟠龙 , 位于延安正北约近百里处
北距绥德约125公里胡宗南因这里地处交通要道便将它作为在陕北各军的后勤补给基地从西安等地运来的
军粮、武器、弹药、军服等
都存放在这里
到5月4日清晨 , 蟠龙守军全军覆灭
基地中的弹药与粮食
全部成了西北野战兵团的战利品
三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延安』在这场战役中 毛主席为何不顾自身安危要以身犯险?
文章图片

原西北野战军独一旅通讯员李福功
让中共中央机关与西北解放军主力
坚定了与国民党部队进行周旋的决心
同时 , 也让胡宗南的军队
进退不成 , 左右两难
而就在西北局势趋于稳定之后
党中央也开始筹划日后的反攻大计
『延安』在这场战役中 毛主席为何不顾自身安危要以身犯险?
文章图片

1947年8月7日黄昏时分
刘邓率领4个纵队 , 从鲁西南出发
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在经过20多天的急行军后
战胜了敌人的前堵后追
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淮河等
一道又一道障碍
于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与此同时
陈赓所部也往返于潼关与洛阳间连续作战
歼敌3万余人
8月20日晚上8点
全歼敌整编36师的捷报传来了
一直为彭德怀捏着一把汗的毛泽东显得非常高兴
他激动地说
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
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1947年9月23日
毛主席在窑洞内奋笔疾书
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在这份宣言当中重申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目的
并正式提出了
打倒蒋介石 , 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延安』在这场战役中 毛主席为何不顾自身安危要以身犯险?
文章图片

10月10日 , 经过十多天的修改 ,
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 一时间 , 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 中国革命的高潮正式到来 。
1948年4月22日 , 随着最后一批国民党部队撤离 , 历经一年零一个月又三天的时间 , 延安这片革命的圣地再次回归人民的怀抱 。 同时也为全国解放拉开了序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