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早克!”( 二 )





“走,过早克!”
文章图片
▲ 拌面也是门技术活



/网络



最后是调味
。 酱油、葱花、味精自不必说 , 1966年的老蔡林记菜谱里 , 记载当时的热干面 , 要加碎叉烧肉和海米提鲜 。 这个做法现在没看到哪家有了 , 顶多是用一点杂酱提味(不是北京的炸酱 , 是西南风格的肉糜杂酱) 。 但另一项核心还是留了下来:泡菜丁——1966年的老菜谱用的是大头菜丁 , 现在一般用的是辣萝卜丁 。 泡菜丁是甜脆的 , 堪称是热干面味道的点睛之笔 , 劲道爽滑酱香味浓的面一口吸到口里 , 突然嚼到里面有一颗颗脆脆的辣萝卜丁 , 略带辣味的甜就会小小的爆开 , 让整个面的口感、风味多了一部分层次 。



“走,过早克!”
文章图片
▲ 排队买热干面的市民

。 摄影/toby





吃完面 , 碗底还剩一些酱和辣萝卜丁 , 老武汉会往碗底冲开水 , 然后当汤喝掉 。 这明显是从前武汉人节俭 , 不能浪费食物 , 现在没啥人这么吃了 , 终归也不太健康 。



热干面有一个兄弟 , 叫凉面 。 传说凉面才是大哥 , 先发明出来 , 后来启发的热干面 。 这个凉面啊 , 也是芝麻酱味道打底 , 但没有二次加热的过程 , 细一号的碱面一次做熟用油拌好放凉之后 , 再来调味 。 相比热干面 , 凉面的甜味和酸味都更突出一点 , 这也适合什么都吃不下的夏天 。



“走,过早克!”
文章图片
▲武汉人的过早 , 名扬全国 。 品种丰富热辣生香不说 , 最有趣的是大街小巷各色人等过早的“过法” , 勾勒出一幅幅意趣盎然的生活画卷 。 摄影/宁波供图/HANS汉声



好的热干面随处都是
, 找个老小区 , 看看爹爹婆婆们早上去哪儿聚集过早 , 跟着他们走肯定能找到好的热干面 , 这和天津的煎饼果子一个道理;好的凉面 , 倒是更好找 , 武汉有家连锁的小龙虾馆 , 每次去他们家吃虾 , 凉面必须点 , 虾的滋味反倒不重要了 。





“走,过早克!”
文章图片

鱼糊粉 , 大江大河入碗来


武汉最有特色的粉 , 当数鲜鱼糊汤粉 , 简称“鱼糊粉”或是“糊汤粉” , 是一样日渐稀少的传统武汉小吃 。



“走,过早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