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三 )
竹类 , 这是一种再生能力很强的植物 , 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 分布极其广泛 , 生长迅速 , 观赏期长 , 是点缀水榭假山不可缺少的植物 , 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唐朝文人雅士更是喜爱竹子 , 将其引申为“气节” , 象征着君子 。
观果植物 , 与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不同 , 这类植物果实还具有特殊的用途 , 花果兼具的观赏植物尤其受到唐人的喜爱 , 寓意着春华秋实 。 观果植物都有哪些呢?荔枝 , 虽然是亚热带植物 , 但由其观赏性 , 被移植到长安城 , 这种植物花期长 , 四季长绿 , 观察期长 , 并且果实还有食用价值 。
《新唐书》记载 , 杨贵妃喜欢吃荔枝 , 唐玄宗为取悦妃子 , 不惜民力 , 让岭南特供荔枝 , 令驿马昼夜飞驰 , 途径数千里路 , 将荔枝传到京城;由此可见 , 唐人对荔枝的喜爱程度 。
本文插图
梧桐树 , 著名的庭荫树种 , 叶大荫浓 , 树干笔直 , 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 是一种大众化的植物 , 在房前屋后 , 草坪 , 坡前 , 湖畔随处可见 , 可与修竹 , 棕榈 , 芭蕉等树种配伍种植 , 民间有梧桐树引来凤凰的传说 , 使得梧桐树成为吉祥树 。
此外 , 还有石榴 , 枣树 , 葡萄 , 枇杷 , 金橘 , 丹桂等数十种观果植物 , 其中石榴是原产于阿富汗和伊朗的树种 , 后期才传入到我国 , 石榴树间距观花、观叶、果实等特性 , 是优良的庭院树 , 由于篇幅有限 , 本文就不一一介绍了 。
观赏植物为何在唐朝如此盛行
?
原因是多方面的 , 首先是政治原因 , 唐廷高度的自信心 , 容纳四海 , 笑迎八方的包容开放胸怀 , 百姓的富足生活使得对精神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 , 在此情形下 , 唐朝皇帝以更加开放 , 更加轻松的态度来对待国家 , 对待臣民 , 对待世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 武则天的贞观遗风 ,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 造就一个国力强盛而稳定的时代 。
本文插图
观赏之风由牡丹花引起 , 唐朝统治者 , 武则天 , 唐玄宗等都酷爱牡丹花 , 上有所好 , 下必甚 焉 , 皇帝喜爱 , 大臣将相必须跟从 , 民间百姓必然受到熏染 , 而这个时期 , 由于国力强盛 , 生产力水平提高 , 特别是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 , 使得牡丹花培育上了一个全新水平 , 随即掀起了全国性的牡丹热 。
牡丹花开遍长安城 , 体现了唐朝包容的胸怀 , 开放的政策 , 大国气度 , 更重要的是盛世的象征 , 有唐一代 , 对牡丹花的喜爱达到了顶峰 , 我们从《全唐诗》中 , 可以看到有不少文人墨客对赞誉牡丹花留下的诗句 , 可见一斑 。 在牡丹花的带动下 , 桃花 , 杏花 , 玉蕊花也逐渐热了起来 。
宗教让观赏植物披上神秘的外衣 , 观赏植物之所以在唐朝盛行 , 还与宗教有关 , 唐朝时 , 佛教已经深入的全民的日常生活中 ,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 , 也受到人们的尊崇 , 例如柳枝被看作是佛门圣物 , 莲花常常与佛教中的菩萨 , 观音一起出现 , 被视为贞洁与神圣的象征;忍冬在佛教中象征着灵魂不死 , 轮回永生;除此之外 , 还有婆罗树 , 菩提树 , 金银花等等这些植物被披上神秘外衣 , 受到人们尊崇 。
本文插图
经济繁荣是支撑的基础 , 其实 , 唐朝是摘取隋朝的果实 , 同时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 唐初统治者李世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 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社会秩序 , 解放生产力 , 发展经济 , 历经李治 , 武则天 , 唐玄宗时期 , 唐朝发展达到了巅峰 。
观赏植物需求量大 , 说明唐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 , 需要更高的精神需求 , 这与背后的繁荣经济是分不开的 , 经济繁荣促进生产力提高 , 植物栽培技术也在提高 , 人们审美要求在提高 , 越来越多的观赏植物出现在皇宫庭院 , 园林私宅 , 寺院甚至街道中 。
推荐阅读
-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熔喷布掘金热”乱象:发国难财者必受严惩
- 「梁山好汉」梁山三位忠臣良将义士:其中一位生在唐朝,也能受封国公和上柱国
- 「唐朝」她是皇帝外甥女,比武招亲招了个神箭手丈夫,后他成了开国皇帝
- 贵州长安网@装“孙子”,骗“奶奶”——男子作案“坑”狱友 警方依法处行拘
- 长安剑@“你们抓错人了,警察打人了!”
- 古今英雄传@唐朝第一猛将李存孝,十三太保最强武力,最后被“车裂”
- 「内蒙古晨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农牧业委员会主任、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巡视员、副主委吴平接受监察调查
- 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农牧业委员会主任、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巡视员、副主委吴平接受监察调查
- 『东东谈历史』原创 李世民广纳贤才,唯独遗漏了他,最终唐朝2次被逼入险境
- [十二时辰]初三复学重启的“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