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歌词究竟该如何翻译?鲍勃·迪伦的这首歌,不同版本有差异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近期发行了长达17分钟的新单曲 , 关注人类历史上那些丑恶的暗杀 。 其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是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阿甘正传》中的插曲《Blowin' in the Wind》 。
这首歌因其反战内涵而被广为传唱 , 也被世界各地的摇滚乐爱好者奉为圭臬 。
鲍勃·迪伦的音乐以歌词见长 , 擅长用意象表达诗意 。 因而只有真正读懂歌词 , 才能听懂他的音乐 。 对于许多中国听众而言 , 这就需要借助中文翻译 。 然而不同译者对歌词会有不同理解 , 贡献出不同译本 。
歌词■歌词究竟该如何翻译?鲍勃·迪伦的这首歌,不同版本有差异
文章图片

新华社资料图歌词翻译对译者提出更多要求 。 “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教授在谈到译诗时 , 提出了“意美、音美和形美”的标准 。 所谓“意美” , 就是既忠于原文意思 , 又保留原文意境;“音美” , 是指注重原文节奏和音律 , 实现译文读者对音的审美和感悟;而“形美” , 就要求译者兼顾内容和形式 , 保留原文形式结构特点 , 使译文形神兼备 。 此外 ,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存在差异 , 很难在歌词译文中保留原有英文音步节奏 , 译者应力求在译作中再现节奏 , 使歌词译文节奏与乐曲相匹配 。
笔者找来了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两大音乐平台上《Blowin’ in the Wind》歌词的中文翻译 , 以及一个颇为流行的七言“古诗体”译本进行比较 , 并选取其中较为重要的几句进行比较 。 通过对照译文平行文本 , 不难发现三个版本在下列方面存在差异:
第一 , 意思分歧 。 歌词第一句“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中的“a man” , 网易云音乐和古风版处理成 “男人”“男儿” , 而QQ音乐则处理成了“一个人” , 这种差异来源于英文原文的多义性 , “man”既可以指“男人” , 也可以泛指“人”;第二 , 字数差异 。 这一点在“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这一句体现得最为明显:QQ音乐版保留原文句式 , 翻译成“那答案 , 我的朋友 , 飘零在风中” , 字数与英文接近 。 网易云音乐版将原文中三个小分句合并成两个 , 翻译为“朋友 , 答案在风中飘荡” 。 古风版则无视原文句子长度 , 沿袭了译文一贯的七言风格 , 翻译为“吾友何妨听吾言”;第三 , 韵律感不同 。 QQ音乐版多有押韵之处 , 古风版有多句押韵 , 韵脚为“an” , 网易云音乐版未注重押韵的问题;第四 , 表达完整度不同 。 网易云音乐版把“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翻译成了“才能回归到大海” , 增加“回归”的意思 , 显得有些多余 。 QQ音乐版将其翻译成“才是沧海桑田” , 并未完全遵照字面意思 , 属于意译 , 但也算是符合原文的意境 。 而古风版则译为“终随霜涛化桑田” , “霜涛”是原文中不存在的意象 , 属于译者的臆断 , 而“桑田”是指大海变陆地的过程 , 与原文正好相反 , 让人摸不着头脑;第五 , 措辞选取不同 。 例如 ,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一句中“died”(死亡) , 网易云音乐版选用了“已故” , QQ音乐选用了“死亡” , 古风版则选用了“深堕” 。
【歌词■歌词究竟该如何翻译?鲍勃·迪伦的这首歌,不同版本有差异】这三个版本的译文各有优劣 , 应了翻译界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最好的译本 , 只有更好的译本” 。 QQ音乐版和网易云音乐版歌词符合歌词翻译的要求 , 至少在意思上较为忠于原文 , 如能在韵律感上做一些改进 , 就能和歌曲旋律更加合拍 。
古风版除了七言形式产生的韵律感之外 , 乏善可陈 , 存在很多问题 。 且不说原歌词中每句字数并不一致 , 统一用七言古风体来翻译显得有些僵硬 , 像《答案在风中飘荡》这类在歌词及形式上强调自由的音乐 , 未必适合古风体翻译 , 用此来翻译这首民谣摇滚 , 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 失掉了原本的味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