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 | “人都觉得生命是应该的,其实疾病和死亡才是。”( 二 )




那天之后 , 我和父母开始在饭桌上谈论生死 。 为节省物资 , 午晚饭合并到下午 4 点 。 四道素菜来回吃:黄瓜、土豆、菜薹、白萝卜 。 我爸说 , 他有位老朋友 , 武汉电视台采访人员 , 大年初一因为肺炎去世了 。 我妈说 , 高中时的学弟时隔多年从美国回武汉过年 , 也走在大年初一 。 我说 , 去年在汉口采访时认识的两位物流老板 , 一位死了爸爸 , 一位死了妈妈 。 前段时间我们从不谈论这些 。 生死就在外头发生 , 而家庭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 。 家务事还是我妈在做 。 她一边包揽所有、拒绝帮助 , 一边埋怨只有自己在劳动 。 我爸还是一天到晚刷手机 。 我和他们交流不多 , 彼此质疑生活习惯 。 走路要把脚抬起来! 水杯不要放在床头!有台许久没动的钢琴 , 我有时打开弹会儿 , 走音得厉害 。 我爸开玩笑说 , 再不回武汉 , 就把这台琴贱卖了 。


然而距封城只过去了十几天 , 播报熟人的生死就成为一种日常 。 它没有上升到更高层面 , 只是被分解为很多实际问题 。 他们怎么染的病? 确诊了吗? 去哪个医院治疗的? 那些形而上的讨论只会发生在我们与城外人的交流中 。 「在认命的基础上找活路 , 才有希望 。 现在的人都觉得生命是应该的 , 其实疾病和死亡才是 。 」一位医生说 , 「平时不愿意思考的人就会多受痛苦 。 」但她不会把这句话告诉患者 。


七年前 , 我从武汉搬到北京 , 每年只春节回家 。 这次久违地待了一个多月 , 可能还会更久 。 习以为常的事物经不起打量 , 越看越陌生 。 从阳台能望见读书时必经的那两排梧桐树 。 它们刚被砍掉枝干 。 我爸说是有人投诉 , 认为树枝砸下来会伤人 , 破坏停在路边的车 。 简直扯淡 。 这些树从没砸过人 , 倒是那些怎么也停不满的车相当碍眼 。 有天晚上去东湖 , 湖水还是那个老样子 。 只是为了迎接去年 10 月的军运会 , 沿岸装上了许多彩灯 。 人们不被允许再下湖游泳了 。


我想起从前院子里一个女人的死 。 她早上去散步 , 没了消息 , 傍晚 , 有人看到她漂在湖面上 。 我见过她 , 她的女儿有个好听的名字:胡柳依 , 说的也许就是东湖边的柳树 。 那以后我妈不再敢一个人去东湖 。


这张照片是从爸爸的书房里找到的 。 书柜疏于打理 , 黑塞的《荒原狼》与吹风机、英语教辅堆放在一起 。 相册就压在它们下面 , 封皮不翼而飞 。 雪后的书房光线不错 , 我坐在地板上随意翻开一张 。 1995 年 6 月 的这一天 , 我 5 岁 。 拍完这张合照 , 我爸让换个姿势 。


我背靠红色围栏 , 但很快弹开 。 地面发烫 , 头顶发烫 , 红色围栏也发烫 。 在你们看不到的另一张照片里我臭了脸 。 为什么不能早点回家?我爸叫我抬头再瞧瞧大桥的斜拉索 , 说这是它的特色 。 我还是睁不开眼 。 它们像鱼翅膀一样展开 , 却投不下什么阴凉 。



(原文刊载于《时尚先生》2020年3月刊)



第一人称 | “人都觉得生命是应该的,其实疾病和死亡才是。”
文章图片

因为相信好的语言和好的写作能帮我们理解生活 , 我们开设了一个新的栏目 , 叫“第一人称” 。 这个栏目的缘起是我们有几个编辑特别喜欢写东西 , 也特别喜欢凑在一起 , 抽着烟谈论怎么写东西 。



我们长期开放来稿 , 等待作者也等待读者 。 来稿请洽:wangchen@trends.com.cn





第一人称 | “人都觉得生命是应该的,其实疾病和死亡才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