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南京“打”出扩内需“组合拳”( 二 )


壮大新产业 , 开拓经济新窗口
围绕新产业计划 , 南京将突出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五大新产业方向 , 聚力补链强链 , 打造新的发展平台 , 发展新应用场景 , 计划全年新产业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
数字经济将引领未来经济发展 , 抓住“智能互联网+”的发展契机 , 南京将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互联网、5G等产业 , 推动前沿产业加快集聚 , 促进数字技术融合发展 , 打造千亿级新一代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 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
此外 , 南京聚焦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 , 大力发展“健康+” , 聚焦重大疫情防治、多发疾病用药、罕见病用药及高端医疗装备、诊断试剂等领域 , 遴选一批企业作为潜在龙头企业重点培育 , 给予“一企一策”支持 , 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快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力度 , 大力引进新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前沿项目 。
诺唯赞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曹林介绍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 公司第一时间组织检测试剂研发和生产供应 , 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 。今年1月至6月 , 公司预计营收4亿元 。
曹林表示 , 他们将以此次“四新”行动为契机 , 围绕重大、突发健康问题 , 充分整合预防、治疗、研发、生产等优质资源 , 拉动南京市重要生命科学和医疗产品以及相应原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 , 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同时 , 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防疫经验形成标准输出海外 , 赋能全球 , 为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工作继续贡献诺唯赞的一份力量 。
建设新都市 , 展现城市新面貌
在新都市行动计划中 , 南京将围绕宜居生活、综合服务、安全韧性、基础设施四个部分 , 推动16个方面、260项任务建设 , 将在今年完成棚户区危房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交通枢纽提升等方面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以上 , 着力打造更宜居、更安全、更人文、更现代的新都市 。
新都市行动计划将安居保障放在第一位 。南京将统筹采取“留、改、拆”措施 , 基本完成主城406幢在册危房改造、完成全市3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完成主城68个老旧小区改造 , 让更多群众圆上安居梦、宜居梦 。
与此同时 , 加强文博艺术场馆建设、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 加强文化旅游空间开发 , 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旅休闲空间 。
行动计划还明确 ,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 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 , 实施全市39条河道(水体)水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 加快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 , 营造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活新时尚 。
“为确保新主城建设‘展现新貌’ , 新区已排定全年城建项目116个 , 投资总额389亿元 , 为历年之最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表示 , 今年将确保南京北站实质性开工、南京五桥建成通车 , 大厂山潘街、浦口火车站等片区城市更新快速推进 , 同时以“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 , 持续加大医教、养老资源引进力度 , 切实提升新区综合服务功能 。此外 , 充分挖掘文化休闲和消费空间 , 加快推进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江北国际文化创意街区等建设 , 确保新区市民中心投入使用 , 南京美术馆新馆、江北图书馆基本建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