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瓦尔多:那个总是倒霉的都市观察者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那个总是倒霉的都市观察者
本文插图
俞耕耘
《马可瓦尔多》可能是卡尔维诺最具东方气质的作品 。 这种精神契合 , 并不像《看不见的城市》里东西方的象征性对话 , 而是一种审美情趣和书写认知的“东方化” 。 小说从组织结构上因循四时之流变 , 物哀之静观 。 很少有西方作品 , 深谙这种妙趣 , 并植根于叙事气脉中 。 在我看来 , 作家重新发现了新的感官世界 , “纯化的自然”——主人公马可瓦尔多最常干的事儿就是冥想 , 总被一种出神状态所“摄走” , 这让他有了奇异感应 。
不妨用“默会”一词 , 理解这种神会自然的通灵气息 。 “一群常在秋季迁徙的丘鹬却出现在一条街上方的那片天空中 。 只有马可瓦尔多发现了它们 , 他走路的时候总是鼻子朝天 。 ”“那些只有他认识的蘑菇 , 正在安静而缓慢地酝酿着自己多孔的果肉 。 ”卡尔维诺用“只有”说明这种唯一 , 提醒我们一件重要之事:别忘记生活 。 马可瓦尔多只是因为留意生活的微末 , 发现生活的欣喜 , 才让他异于常人 , 远离麻木迟钝 。
反讽的是 , 马可瓦尔多的幻想往往又是不愿清醒的自我安慰 。 这种叙事氛围 , 其实有安徒生童话的残影 。 一片温宁伪装了辛酸 , 背后掩藏有关压抑与异化的生存困境 。 “消失在雪里的城市” , 讲的就是不平等的界限感被短暂抹除 。 “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每一处差别都消失了……但他现在成了马路的主人 , 可以步行在马路中央 , 可以肆意践踏花园 , 可以踩在斑马线外过马路 。 ”“马可瓦尔多觉得这雪就像是自己的朋友 , 也好像一种什么成分 , 能消除掉把自己的生活囚禁于其中的牢笼 。 ”
但当雪花消失 , “院子又呈现出了原来的模样:灰秃秃的墙 , 仓库里的箱子 , 各种东西又像那样棱是棱角是角的 , 充满了敌意 。 ”卡尔维诺很有暗示意味:对那个异己 , 世界就是那么冰冷逼仄 , 小工马可瓦尔多随时被仓库主任呼来喝去 , 这是现实 , 无从逃避 。 他的境遇 , 让我联想到四个字:“寂寞伤心” 。 他虽没什么大不幸、大悲剧 , 但始终蹩脚清苦 。 这正是底层和边缘的样貌 , 只能占据一点儿城市生活的“边角料” 。
他私下和“小少爷”交换吃食 , 结果被女管家呵斥 , 饭盒被摔坏;他拖欠房租 , 担心被房东太太赶走;他粘住了市政府的鸽子 , 惧怕警察调查……从而 , 这本书与《看不见的城市》有了某种隐在关联——一方面是不可见与被遮蔽 , 一方面是想象与重现 。 《看不见的城市》更梦幻 , 更像虚构记忆;《马可瓦尔多》更实在 , 更有感官质地 。
你会发现 , 主人公厌倦家庭 , 厌恶工作 。 最合适他的角色 , 倒像一个城市观察家 , 抑或拾荒者 。 他宁愿吃隔天的剩菜残羹 , 也不愿在家里 , “伴着吵架 , 哭泣吃饭 。 ”他抱着枕头 , 在外边长椅卧眠 , 也好过在家中床上失眠 。 我很好奇 , 作家的这种设置何以可能?在我看来 , 马可瓦尔多的怪癖、潦倒 , 以及匪夷所思的脑洞 , 都更满足一个苦哈哈穷光棍的各种元素 。
加之故事中弄巧成拙的滑稽 , 荒唐的闹剧 , 使作品消融了某种沉重 , 不经意间变得轻快 。 我不知道这是否恰好暗合作家在文学讲稿里的“轻逸”观念 , 但它确实起到了反差、调试的效用 。 如马可瓦尔多用“黄蜂疗法” , 推广治风湿病 , 结果当真捅了蜂窝 , 引来群蜂 , 害人害己 。 后来尝试“沙疗法” , 自己埋身河沙中 , 被冲到下游 。 他最早发现蘑菇 , 反而被周围人“截胡”采走 , 结局却是食物中毒 。 他发现的丘鹬 , 反而被主管视为猎物 。 换言之 , 主人公永远被未遂、失败、落空和沮丧围困 。 这反而是生活的真实:阴差阳错、不可理喻、像口香糖般粘着你的“倒霉运” 。 但终归也有窃喜:经过五个四季轮回 , 马可瓦尔多一家从地下室搬到了阁楼 。
推荐阅读
- [佳佳老师的亲子成长记]莫泊桑《项链》:那个和玛蒂尔德共患难的男人值得一生深爱
- 喵喵聊娱乐@当年那个“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网红小偷,出狱后,他会过得怎么样?
- 『郑容』《那个男人的记忆法》郑容和为文佳煐应援!
- @那个陨落但曾无限辉煌过的王国——罗马
- 『倩谈育儿』情感:男人心里忘不掉的那个人,大多是他的初恋
- [王鹤润]拍戏嫌“井水脏”,换140桶矿泉水的那个女星,如今终于得偿所愿火了
- 『二狗哥说电影』《重生》里的邱冬阳才是最值得敬佩的那个人,他是底线,也是坚守
- 不完美妈妈:我那个不认为自己“掉价”的前妻,跟我离婚后再没嫁出去,活该
- 『巩俐』巩俐老公讲述相恋经过:第一次见面就知道,她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 找对的@那个吵架先服软的男人,怀里躺着别的女人,男人就得先服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