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天山生物连亏两年,控股股东11.4亿债务悬而未决


斑马消费@天山生物连亏两年,控股股东11.4亿债务悬而未决
本文插图

天山生物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拟以增资及债权转股权方式 , 实现公司控制权变更度过困境 。
这一动议并不顺利 。
4月11日 , 公司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 , 因重组遗留问题未处理完毕 , 豁免承诺事项未能通过公司股东大会表决 。 中植系掌门人解直锟欲借道入主公司暂时搁浅 。
自2018年重组大象广告以来 , 公司深受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 已连续两年亏损 , 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 归母净利润亏损150万元-650万元 。
一脚“踏空”连亏两年
4月11日 , 在天山生物(300313.SZ)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 , 披露了子公司大象广告原股东陈德宏涉嫌伪造公司账面、虚增公司利润案最近进展:此案在去年10月下旬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 预计今年2至3季度将被公诉 。
陈德宏案在公司收购大象广告完成后被曝出 。
2018年 , 公司以对价23.73亿元向大象广告原股东陈德宏、华融渝稳、华融天泽等36名交易对方收购大象广告96.21%的股权 , 在17.96亿元股份对价支付完毕 , 当年5月合并会计报表 。
2018年中报显示 , 自大象广告纳入合并范围 , 广告媒体运营业务实现收入1.62亿元 , 净利润0.30亿元 。 同期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 同比分别增长160.93%、711.53% 。
当年11月 , 公司发现陈德宏涉嫌伪造公司账目和相关材料 , 虚增大象广告净资产、利润 , 隐匿巨额担保和负债 , 在骗取公司对大象广告收购后 , 仍利用其本人及关联人的职务之便继续挪用公司巨额资金 , 公司遂向警方报案 。
天山生物的主业是畜牧业 , 收购户外广告公司 , 虽为公司增加新业务板块 , 但一脚“踏空”让公司连亏两年 。
2018年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 , 归母净利润-19.46亿元 , 同比分别下降46.12%和26237.26% 。 当年发生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 , 公司对大象广告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96亿元 , 同时计提公司对大象广告担保形成的预计负债合计1亿元 。
另外 , 因大象广告案发 , 公司因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至今没有结束 。
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 , 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亿元和-0.63亿元 , 收入增长、净亏收窄 , 其主因是承接了恒大在麦盖提县扶贫项目的安格斯牛采购业务 , 实现进口贸易牛收入1.2亿元 。
主业凋敝
天山生物是国内唯一一家牛羊动物育种领域的上市企业 , 2014年上市之后 , 其畜牧主业就陷入上下波动的局面 。
斑马消费初步统计 , 2014年至2018年 , 其畜牧业收入分别实现收入1.15亿元、2.13亿元、3.20亿元、1.74亿元、0.83亿元 , 在公司收入比重从94.13%降至78.70% 。 上述同期 , 毛利率分别为41.02%、23.18%、1.16%、44.44%和22.23% 。
公司所处的生物育种行业 , 极易受到下游奶牛、肉牛及肉羊养殖行业周期影响 , 牛羊冻精销售量和生产量 , 最近几年处于下行区间 。
以自产冻精产品为例 , 公司的销售量和生产量自2014年以来处于下降状态 。 2014年销售量和生产量分别达到335.17万剂、254.28万剂 。 此后一路下滑 , 至2017年 , 自产牛、羊冻精销售量合计211.32万剂、生产量合计207.74万剂 。
在2018年报中 , 公司不再披露自产冻精数据 , 只是称受行业周期影响 , 奶牛存栏处于低位 , 导致冻精收入下降 。
从2015年至2019年 , 5年中 , 仅2017年归母净利润为正 , 为744.43万元 。
11.4亿债务悬而未决
【斑马消费@天山生物连亏两年,控股股东11.4亿债务悬而未决】公司控股股东天山农牧业及实控人李刚 , 拟以增资及债转股形式引进中植系、变更公司实控人 , 未获得公司股东大会通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