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施战军:小说的艺术体面和精神体统,就这样充满活力地延展下去( 二 )
本文插图
写 给 人 类 的 信 函
蒋在是一个成名很早的诗人 。 在我印象里 , 能够在《人民文学》杂志刊登三个页码以上诗作的诗人中 , 年纪最大的是李瑛 , 最小的就是蒋在 。 如今蒋在海外学成归来 , “资深”诗人已然成为新锐小说家 。 她的小说 , 不少是在异域情境上生发的 , 却不跟风去展示所谓的“异质性” 。 不“志怪” , 也没有那种一上手就非要“以震其艰深”的傲慢 , 更无一丝“你不知道吧那么我来告诉你”的炫耀 , 而是注重命运和身世之感 , 留下疑虑和追问 , 底里却是体贴 , 勘探天下同此凉热境况下的众生的幸与窘 。
进一步说 , 从第一篇小说《我的叔叔在印度》到引起关注的《举起灵魂伸向你》《虚度》《街区那头》《回不去的故乡》等等 , 蒋在这一系列小说 , 显然写出了身处“异国”(主要是加拿大)的故事 , 但即便写校园 , 那也是文化与观念共处的世相繁杂之地 。 我们能读出“异国”人物彼此之间在沟通理解愿望上的内在冲突 , 但这往往远不如地域更近的甚至是同族者之间的言行分歧更重 , 所幸的是 , 在作品的深处 , 总是如风如歌地敞开着人性共通的余地 。 因而 , 我们从这些有着国际化情境的作品中 , 可能读到的是超出窥视孔的那更广角的部分——关乎心海觅渡 , 牵涉万物慈航 。
本文插图
蒋在
成长的失落寄寓生命的奇遇 , 辗转的轨迹伸向世界的天窗 。 现实冷静的笔触本是要通往豁达、落实把握的 , 文本却自生缱绻 , 于是我们也得一道去感知笼罩在希望和信心之上的雾霭 。 寻找成长史的材料的预设被文学的魅力修改为诗性阅读 , 大抵如此 。
蒋在很擅长描写 , 这实在是一个不可以轻易忽略的优长 。 描写是小说的时空感和生命依凭感的可靠证据 , 有时甚至就是故事内容本身的言说主体 。 蒋在小说的奇妙之处 , 是从陈设、衣着到气温、气氛 , 再到自然生命的百态万象 , 这些与人的身心交融互映的一切 , 都有意味 , 并让眼神、语气、动作和心思真切清晰起来 。 闻得到苔藓上蠕动的气味、捕捉到在墙上移动树影的风、望得到鸟儿翅膀的扇面 , 就看得见他人肩膀上绒毛的金光 , 就听得见走在地毯上的自己的心跳声 。 所有危险的、疼痛的、挣扎的、疯狂的、忍受的、失落的、期待的、无法名状和心知肚明的——蒋在都以自然而然的描写细微地体察着记述着 。
蒋在小说中的事体、人物、经历和况味是相当独特的 。 这个毋庸赘述 。 想要说的是 , 这里活着经典文学的趣味和体统——挑剔中的宽怀如契诃夫、困境中的坚忍如雨果、变乱中的发力如罗曼·罗兰、四顾中的自视如里尔克、尴尬中的体恤如茨威格……读蒋在的作品 , 似能感知她曾多次有过的愉悦 , 从经典文学那里投射而来的夜光 , 每有一束恰巧打在欲言又止处 , 都使她心存幸遇的暗喜 , 于是无数具体的物象露出了可触的纹路 , 生发迷思甚至哀怜之感 , 悟出那些经由艺术的语言才可能传导的独属于文学的东西:有态度的开合、有难度的拉伸、有温度的疏密、有亮度的动静……
本文插图
蒋在小说《街区那头》刊发于《山花》杂志2015年第3期
自带张力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暂停在某一句段 , 也仿佛具有了自动讲述的本事 , 涵纳无尽的言外之意 。 就像那彩色的工字钉 , 人物的手按下之后 , 初读时 , 纸上是简单的告示 , 再看 , 也许是写给自己也写给人类的信函 。
蒋在的小说表明 , 小说的文体意识并非玄奥的玩意 , 它来自作家对小说这种文体的知情、敬重和新的赋能的自觉 。 小说的艺术体面和精神体统 , 就是这样充满活力地延展下去的吧 。
推荐阅读
- #中国科学报#农药标靶肌球蛋白3D结构首次绘制成功
- #诗歌#500个文学报刊杂志投稿技巧(写作必备一)
- 『散文』500个文学报刊杂志投稿技巧(写作必备二)
- 文学报@冰山一般的海飞谍战世界,极简也可以容纳诗意和深情?| 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