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言」面对藩镇割据,除了武力削藩,唐代皇帝为何将希望寄托于刺史?


安史之乱爆发后 , 中央军队一触即溃 , 唐朝廷只得调用西北旧有藩镇(以郭子仪等率领的朔方军为代表) , 来作为平叛的主力 , 同时在中原大州要郡 , 广设藩镇 , 以牵制安史叛军 , 再辅以“悉原其罪 , 超予封赏”的招降政策 , 费了八年的时间 , 终于将这一场叛乱平定 。
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 , 但不论是旧有藩镇 , 还是中原新设的许多藩镇 , 随着平叛战争的推进 , 其势力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安史降将又逐渐恢复元气 , 形成了新的藩镇 , 盘踞于河朔一带 。 大唐帝国刚走出安史之乱的泥潭 , 便又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深沼 , 挣扎了百余年 , 终于呜呼哀哉 。

「五十言」面对藩镇割据,除了武力削藩,唐代皇帝为何将希望寄托于刺史?
本文插图

在这百余年中 , 唐朝中央一直在寻找方法 , 试图解决藩镇问题 。 在德宗建中初年 , 以及宪宗元和时代 , 都发起过大规模的削藩战争 。 武力削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削藩方式 。
但由于唐中央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 只能依靠藩镇去消灭藩镇 , 被当枪使的藩镇 , 多半“欲倚贼自重” , 并不肯出死力作战 。 两税法制定的上供、留使、留州的赋税三分制 , 让中央财政大为缩水 , 根本无法承担削藩的巨大军费开支 。 所以历次武力削藩 , 效果都不理想 。
而除了武力削藩 , 唐朝廷还采取过一种相对温和的削藩方式——用刺史分割瓦解藩镇 。

「五十言」面对藩镇割据,除了武力削藩,唐代皇帝为何将希望寄托于刺史?
本文插图

藩镇问题的一大症结
唐前期 , 在地方行政区划上 , 实行州、县二级制 。 刺史是一州之长 , 也是地方最高的行政长官 。 虽说在一些州之上 , 还设有都督府 , 但都督府并非高一级的行政区划 , 它对所统领的几个州 , 仅有监察权及部分军事管理职能 , 对于属州的行政事务无权干预 , 各州享有独立的行政权 。
随着节度使、观察使的兴起 , 都督逐渐被取代 。 起初 , 节度使不过是军事机构 , 观察使也仅是监察机构 。 但没过多久 , 观察使由节度使兼领成了惯例 , 军事权与监察权再度合二为一 。 尔后 , 藩镇势力进一步扩大 , 开始管控所属州县的行政事务 , 包括司法、人事、户籍、俸禄等各方面 。 正如洪迈在《容斋三笔》中所说:(藩镇)兵甲、财富、民俗之事 , 无所不领 , 谓之都府 , 权势不胜其重 , 能生杀人 , 或专私其所领州 , 而虐视支郡 。

「五十言」面对藩镇割据,除了武力削藩,唐代皇帝为何将希望寄托于刺史?
本文插图

以人事而言 , 任命州县官员 , 原是朝廷才有的权力 。 但此时的藩镇 , 便可以自行任命州县官员 , 包括刺史 。 代宗时期 ,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 , 便以自己的幕僚关播“摄滁州刺史” 。 这种“摄”官 , 在唐中后期的史料中颇为常见 , 它是指由藩镇自行委任 , 但还未上奏朝廷的州县官 。 而上奏朝廷 , 也只是走个形式 , 正个名而已 , 朝廷基本无可奈何 。
原来各州的事务 , 基本上是直达中央的 , 但现在需要先申报藩镇长官 , 经长官处理后 , 才能上达中央 。 另一方面 , 中央政令原先是下达到州的 , 但现在要先下达到藩镇长官那里 , 经长官处理 , 才能继续下达到州 。 因此 , 虽从名义上来说 , 自安史之乱迄至唐末 , 刺史依然直属中央 , 但事实上 , 刺史已经成了藩镇的下属 , 事事受制于藩镇 , 甚至不得不唯其马首是瞻 。 白居易称:今县宰之权 , 受制于州牧;州牧之政 , 取则于使司 。
显而易见 , 藩镇的行政权 , 实际上是侵夺刺史职权而得 。 而军事权与行政权合二为一 , 正是唐代藩镇问题的一大症结 。 找出症结了 , 便可以对症下药 。

「五十言」面对藩镇割据,除了武力削藩,唐代皇帝为何将希望寄托于刺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