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治」上海:构筑超大城市抗疫的“铜墙铁壁”


 「医疗救治」上海:构筑超大城市抗疫的“铜墙铁壁”
文章图片
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发布了一条事关生活在这座城市每位市民福祉的重磅消息——上海要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城市之一。随着这一全新目标的提出,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以下简称“20条”)同时出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上海全力战斗着,也不分昼夜地思考、分析着“战情”。多名专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这一轮疫情防控也正在催生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迭代”。此次“20条”里,就出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关键词: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这些词汇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上海将有“升级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对标世界,心怀人民,探索“上海之路”。
 「医疗救治」上海:构筑超大城市抗疫的“铜墙铁壁”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
“立底线”明确“公共卫生”对超大城市公众安全的意义
超级传染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所谓“兵来将挡”,快速反应变得至关重要。“问题是,快速反应怎么才能实现?”这就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教授无比看重上海构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等的原因。
依托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大数据智慧决策平台,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发热、肠道门诊等监测哨点布局,优化症候群、疾病、危险因素和事件监测系统,构建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在吴凡看来,这一切都在做一件事——“底线”,上海的公共卫生“大应急”模式就是要更聪明、更智慧、更精准地为这座超大城市守住安全底线。
眼下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公共卫生”这个词汇。在此轮新冠肺炎疫情中,“公共卫生”反复被提及,但很多人至今还弄不清,这到底是一个专业,还是一个行业。
快人快语的吴凡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提及她本人最认同的一个定义:公共卫生,就是一种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集体行动。一个人生病叫病情,一群人生病叫疫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对新冠病毒时,称之为防疫,而不是防病。“医生见的是病,而站在公共卫生的视角,不仅见病、见人,更要见疫。要追究为什么会发生危害群体事件,如何提前预警,如何尽快将损失减少到最低。”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大公卫”之于城市的意义,这也叫“底线思维”。
在专家看来,17年前经历“非典”的上海,就迎来过一次公共卫生体系“底线”基建。而时隔17年后,这座城市需要在战“疫”中再度升级这道防线。
“筑防线”平战结合,“召之能战”来自长期备战的状态
刚从武汉抗疫一线归来的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控有着许多切身体会。“此次战疫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公立综合医院之所以能第一时间迅速、有序地开展高水平的医疗救治,担当起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与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密切相关。”
驰援武汉前,陈尔真曾参加过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的医疗救援。他认为,医院在和平时期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任务,而一旦疫情防控战打响,医院就要随时随地,召之能战,这也是医疗系统的“平战结合”模式。
上海现有的117家发热门诊正是当年抗击“非典”后留下的经验与成果,由于17年间从未关闭,才能在这次战“疫”打响后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状态,收治疑似患者,实现与普通患者的快速“分隔”。而一个个在这次疫情中完成改造、升级的发热门诊,也正是筑起扎牢全城疫情防线之举。
站在医院角度看这道防线,陈尔真认为,当下须进一步加强“医防融合”,强化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比如,在医院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就要建立平战结合的医疗布局调整机制,确保有可拓展的应急医疗救治场所;要将传染性病诊疗规范纳入医务人员的基础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的甄别、处置和自身防护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