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湖北省有两个相距仅1公里的地级市,这种状况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湖北省有12个地级市 , 其中的两个地级市由于隔江而望、距离极近 , 最近处仅有1公里宽的满面 , 从而被称为我国相距最近的地级市 。 这两个城市分别是黄冈市和鄂州市 , 两个城市一北一南隔长江而望 。
本文插图
两个地级市隔江而望
按说在当初交通、通讯不太发达的时候 , 国家往往会出于管理方面的需要 , 在确定地级市和县城驻地的时候 , 会从某一个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均匀度、居中性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 那么湖北省的这两个地级市为何却能相隔这么近设置呢?咱们从历史上来看看 , 这两个城市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这种情况的 。
由于靠近长江运输方便、地势相对平坦 , 这两个城市所在地的位置 , 就成为不可多得的设立城市的地方 。 特别是在夏商周时期 , 湖北的广大地区还是一片蛮荒 , 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往这里迁徙、分封的时候 , 黄冈、鄂州一带就成为首要的选择 , 所以也就造成这两个城市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
本文插图
两地地形极为平坦、交通方便 , 便于开拓成为城市
黄冈市黄州区 , 在楚国考烈王(公元前262—236年在位)时期 , 把位于今天山东省邹城市的邾国灭掉之后 , 就把邾国国王迁到了这里 , 称为邾城(今黄冈城区禹王街道办事处禹王城遗址) , 这是黄冈一带有城之始 。 隋开皇十八年(598)在今天武汉市新州区“以县东黄冈为名”置黄冈县 , 此为黄冈一名之始 , 后为黄州治所 。 在北宋初 , 黄州州城(黄冈县城)迁到今址 。 元代为黄州路 。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黄州路为黄州府 , 清承明制 , 雍正七年(1729年)后黄州府辖黄冈、黄安、麻城、罗田、蕲水、广济、黄梅7县和蕲州 , 直到清末 。
本文插图
清黄州府
鄂州的历史相对于黄冈来说更为悠久了 , 甚至湖北省的简称“鄂” , 就是来自于此 。 在殷商时为鄂国 。 但是直到西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 , “楚君熊渠伐庸、杨粤 , 至鄂 。 封中子红为鄂王 , 筑鄂王城 。 ”时才有了正式的城池 。 秦朝设置鄂县 , 到了三国孙吴时期 , 鄂州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 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县 , 取“以武而昌”之义 , 改名为武昌 , 设武昌郡 , 为都城 , 于公元229年在这里登基为帝 。
【#湖北省#湖北省有两个相距仅1公里的地级市,这种状况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本文插图
三国吴时的武昌与夏口
这个时候 , 今天武汉的“武昌”还是一个叫做夏口的小城 。 此后直到清朝结束 , 这里一直叫做武昌 。 如果历史的轨迹就这样下去 , 今天的鄂州的前景会一片光明的 。 但是却有一个变化出现了 , 原来的那个叫做“夏口”的小城在经过200多年发展 , 到了南朝时已经成为了州级的治所 , 唐朝时为鄂州 , 还管辖起今天是鄂州的武昌县 。 随后唐时的鄂州今天的武昌到了元朝时成为了武昌路的治所 , 明、清还都是武昌府的治所 , 管辖着今天的鄂州那时的武昌县 。 这一状况直到民国初年 , 为了防止再把今天的武汉武昌和鄂州的武昌弄混 , 就把鄂州的武昌县改名寿昌县 , 又过了30多年 , 1949年的6月改寿昌县为鄂城县 。
本文插图
1955年的时候两城图
新中国成立之后 , 黄冈由于其处于江北的地域特殊性 , 一直是黄冈专区、黄冈专员公署、黄冈地区、黄冈市等地级行政区域 。 但是鄂州行政区域、行政级别却经常发生变化 , 一度还受黄冈专区、咸宁地区管辖 , 直到1983年才成立省辖的鄂州市 。 这样一来 , 鄂州这个历史更加悠久、湖北省简称得名地 , 管辖区域和黄冈比起来还是要小上很多 , 全市面积1594平方公里 , 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区 , 而黄冈则有1.7万平方公里 , 辖七县、二市、两区 。
推荐阅读
- #城区#武汉疫情等级降至低风险
- 疫情:湖北省市县疫情等级评估均为低风险,武汉由中风险降至低风险
- 风险@武汉市降为低风险
- 『湖北日报』湖北省市县疫情等级评估均为低风险,武汉由中风险降至低风险
- 湖北省市县疫情等级评估均为低风险,武汉由中风险降至低风险
- 每日法律常识@注意:员工离职时,单位常有的两个违法行为(重要的是法律后果)
- 「历史」岳家小将第一猛:武力可比高宠,金国猛将前三强,他一人斩杀两个
- 分离两个月,护士妈妈听到女儿喊出两个字,瞬间泪崩......今天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回家团圆
- 『』以色列确诊病例增至13107例:封锁北部两个城镇7天
- 「北京国安」太难了,国安冬窗签下一名锋线强援,快两个月了还没见过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