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独家 | 实锤!湖南风电项目被要求配20%储能( 二 )
“新能源企业不能只看自己碗里的那点‘肉’ , 既想革火电的命 , 又想让火电来调峰调频为自己服务 , 这本身就是悖论 。 ”该观点认为 。
处于此次舆论中心的湖南风电企业则寄希望于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
在前几天举行的湖南省第三届风电研讨会上 , 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认为目前湖南各风电企业弃风限电形势严峻 , 继续下去 , 企业发展将举步维艰 。
在被要求配套20%的储能承诺后 , 风电投资成本进一步增高 , 已经很难满足投资收益率的要求 , 严重挫伤风电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 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储能支持政策 。
相比而言 , 储能相关从业者更关心这一文件是否能够顺利执行 。
他们觉得:“储能要想像光伏、风电一样快速发展 , 需要国家的补贴政策扶持 。 湖南如果要强推储能 , 必须拿出相应的补贴机制、奖励机制 。 否则很难落地执行 。 ”
02 落地难题
政策落地恰恰是储能从业者最关心的问题 , 他们的担心有前车之鉴 。
据「能见」了解 , 目前已有青海、新疆、山东、内蒙、安徽、江西等省曾经或正在制定鼓励/强制新能源配置储能的相关政策与文件 。 但这些政策大多在执行过程中屡受挫折 , 难以落地 。
第一个开始尝试推行新能源配储能的是青海省 。
2017年 , 青海省发改委印发《青海省2017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 明确提出其当年规划的330万千瓦风电项目 , 要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 。
此《方案》一经发布 , 立即引发行业巨震 。 业内专家和企业纷纷提出异议 。
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不惜发文批驳 , “五追问”青海可再生能源搭配10%储能为哪般?
秦海岩认为 , 以当时电网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 并不需要以配套储能的方式解决限电 , 更不应以此为由将配套储能的成本转嫁给开发企业 。
甚至 , 他还质疑青海这一地方规定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相冲突 。
多方压力之下 , 《方案》中提出的配套储能建设要求又被撤销 , 并未真正推行过 。
相比青海政策的“夭折” , 新疆的相关政策显然更接近落地 。
2019年2月 , 新疆发改委下发《关于在全疆开展发电侧储能电站建设试点的通知》 , 鼓励光伏电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 , 配置比例与此次湖南一样 , 按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配置 。
其中 , 文件中还特别指出 , 配置储能电站的光伏项目 , 原则上增加100小时计划电量 。
这本是为了鼓励和增加投资企业收益的有力举措 , 然而围绕着增加的100小时却存在两种不同理解 , 且这两种方案导致的收益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差距甚大 。
业内普遍认为 , 新疆后来于当年12月突然叫停新能源发电侧储能项目 , 只保留了5个试点的举动 , 或许很大原因是按照低收益的理解执行 , 虽然收入会有所增加 , 但力度却大打折扣 。
在新疆之后 , 能源大省山东也展开了积极探索 。
2019年9月 , 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我省平价上网项目电网接入工作的通知》 , 鼓励较大规模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自主配备适当比例的储能设施 。
彼时 , 有开发企业向媒体透露 , 虽然文件中是“鼓励” , 但电网在给业主的接入消纳批复文件里则明确提出要求配置储能系统 。
一位熟知电力系统的资深人士为能见分析称 , “山东能源局虽然没有要求必须配储能 , 但是电网要求了就必须得配 , 因为你不配储能就不让你并网 , 这直接‘掐住’了发电企业的命脉 。 相对而言 , 发电企业对执行政府文件不太热衷 。 ”
而后 , 电网方面虽然进行了澄清 , 但同时也明确表示对如何鼓励和引导企业配备储能装置 , 并无明确举措 , 这导致山东鼓励配储能的政策暂时“搁浅” 。
其实 , 无论是青海的“夭折” , 新疆的“叫停”还是山东的“搁浅” ,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 。
推荐阅读
-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与湖南湘投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佳兆@【独家】佳兆业集团副总裁许焰林离职 在任不足一年
- 「前滩」【独家】福晟上海前滩项目7.5亿私募基金将到期 去年12月应分配收益至今未付
- 新湖南:重点项目按下“快进键”
- 『潇湘晨报』湖南“123火灾疫苗”签约全球百个国家
- 『瑞德』在华临床试验已全停,瑞德西韦要凉?业内独家透露:这“三药三方”更值得关注!
- #数字#独家!央行数字货币首个应用场景落地 “数字钱包”将作为支付通道
- 「新湖南」湖南首条石墨炭棒生产线即将投产
- 晨永州■数字经济云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永州双牌
- 每日经济新闻@江西“踩油门”,湖南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