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从母系氏族到贞节牌坊,贞节观念是如何一步步“绑架”女性
从母系氏族到贞节牌坊 , 贞节观念是如何一步步“绑架”女性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了贞节牌坊(详情请见《贞节牌坊是怎么立起来的》) ,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谈谈贞节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在谈到贞节观念之前小编想先给大家讲讲婚姻的发展 。
原始社会时期 , 由于原始的生育崇拜 , 女性在社会中受到尊重 , 一直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 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母系氏族时期 。在这一时期 , 整个婚姻制度经历了一种由纯自然的满足生理需求的不固定的杂婚到血缘群婚(集团内婚制)到集团外婚制(族外婚)再到对偶婚的变化过程 。(对婚姻制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搜索《婚姻过去时(一)》 , 里面有详细介绍)而在这一过程中 , 子女处于“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状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母系氏族
到了奴隶社会初期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步形成 , 男性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逐渐超过女性并居于主导地位 。为了保障权力和财产的继承 , 必然要求婚姻制度的变化 。由此以父性为主的一夫一妻制形成 。而为了确保血统的纯正 , 就要保守女子的贞节 。最初的朴素的贞节观在父权私有财产继承制下应运而生 。正因此 , 此时的贞节观只是对婚姻持续期的女性做出要求 。但因为宗法制的确立 , 女性的地位开始明显下降 。《诗经·小雅·斯干》有言:“乃生男子 , 载寝之床 , 载衣之裳 , 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 , 载寝之地 , 载衣之裼 , 载弄之瓦 。”女性地位的下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低下 , 夫妻间形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男女关系的不对等 , 让贞节观念更多的成为了女性单方面的束缚 , 不仅如此 , 它超出了必要的限度 , 对女性的身心都产生了迫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宗法制示意图
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 男性作为统治者对女性有了要求 。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继续强化宗法制度 , 秦始皇在整风齐俗的过程中 , 就十分强调女性的贞节问题 。他在巡行四方的过程中立了很多刻石 , 比如泰山刻石 , 琅琊刻石 , 会稽刻石 。考古发现这些刻石都有提及女子的贞节问题 。例如会稽刻石有云:“饰省宣义:有子而嫁 , 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 , 禁止淫佚;男女洁诚 。夫为寄豭 , 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 , 子不得母 , 咸化廉清 。”(史记·始皇本纪)而他为巴寡妇清修建的女怀清台亦是为了劝导贞节 。自此 , 社会上的贞节观念开始明确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会稽刻石
汉朝时期 , 董仲舒的“新儒学”备受推崇 , 社会上形成了推重礼法之风 。汉朝沿袭了秦朝褒奖贞节的传统 , 不仅如此 , 还出现了所谓检验贞节的方法 , 即“守宫虫” 。将一种小蜥蜴用朱砂喂养 。等它长大到一定时候 , 身体就会变成朱红色 , 将变红的小蜥蜴捣碎调制好点在女性身上 , 这个红点便是“守宫砂” 。倘若红点消逝 , 以此推断某女性不守贞节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守宫砂
魏晋南北朝 , 战乱频繁 , 社会动荡不安 , 北方游牧民族带来了与传统儒家思想不同的文化 。因此 , 这一时期 , 从后妃公主到平民百姓贞节观念都十分淡薄 , 改嫁现象非常之普遍 , 贞节这个枷锁并没有带给她们束缚 。隋唐时期整体来看也是如此 , 特别是唐朝前期 , 社会风气开放 , 贵族妇女受胡风影响较大 , 还能成群结队地骑马外出郊游 。但广大下层妇女百姓 , 她们则较少受胡风影响 , 更多地承袭了儒家的贞节观念 。到了北宋初年 , 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 贞节观念较之前朝有了加强 , 但整体来说 , 对于女子改嫁依旧保持着宽容的态度 。在此之前 , 可以说都是贞节观念的一个宽松期 。
推荐阅读
- ■南阳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十大人物
- #逃跑#古代“灭九族”为什么都不逃跑?原来逃跑才是最大的愚蠢!
- 「」【敦煌小常识】供养人—中国古代人物画像的集大成者
- :历史上的四大冤案,没有最冤,只有更冤
- ■在古代,为什么除掉对手总喜欢摔杯为号?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 历史@古代青楼女子的暗语,现在成了口头禅,尤其是年轻人天天说!
- 中国古代史:在没电的古代,人们是否天黑便入睡?说出来你别不信
- 文化:古代诛九族,嫁出去的女儿、女婿诛不诛?
- 「」古代的人拿着刀对砍,为何刀都砍不坏呢?
- 「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