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问长安』范仲淹如何将宋夏边境打造成铜墙铁壁?多维度立体瓦解战术
自北宋立国以来 , 长期面对着来自北方契丹辽国的强大军事压力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 在国家的西北宁夏地区党项族人开始逐渐崛起 , 经过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首领的不断努力 , 最终形成西夏国与宋、辽鼎足三分而立 。
自李元昊称帝开始 , 西夏与北宋的交锋便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是在两国正面交战的过程中 , 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败仗一仗接着一仗 , 在一连串惨痛的失败面前 , 北宋政权终于不得不正视这个他们原先极为轻视的敌人!
【『华夏问长安』范仲淹如何将宋夏边境打造成铜墙铁壁?多维度立体瓦解战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宋仁宗赵祯不得不安排一员重臣前往西北主持防务 , 这个人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 其出任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 也就是在他到任之后 , 宋夏之间的战争天平开始渐渐的逆转了……
本文插图
一、对于宋夏战争的全面认识
对于宋朝与西夏作战连番失败 , 范仲淹有着自己的整体认识:
一是国家层面 。 宋朝与西夏的作战是一场“国战” , 对比北宋和西夏两个政权 , 一个虽然立国已久但却已经是“人到中年”百病缠身 , 由于各种体制内的掣肘导致国家机器整体运转不畅;而西夏却似初升的朝阳 , 其政权运作的机制和动员的能力都要较宋朝更为灵活高效 。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 宋朝虽然整体实力占据绝对上风 , 但是在与西夏的局部作战却屡屡受挫 。 正如范仲淹在在《陈八事疏》中提到的:“国家太平垂三十年 , 暴敛未除 , 滥赏未革 , 近年赦宥既频 , 赏给复厚 , 聚于艰难 , 散于容易 , 国无远备 。 ”
二是军队层面 。 西夏政权经过了李元昊等人三世的奋斗 , 始终在宋辽两个大国夹缝之间求存 , 所以战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 反观北宋西北 , 则因为承平日久而武备废弛 , 此消彼长之下双方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 正如范仲淹在《上执政书》中所表述的那样:“今诸 军老弱之兵 , 讵堪征伐……昔之战者 , 耄然已老;今之壮者 , 嚣而未战 。 ”
三是战术层面 。 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等战役的接连惨败 , 实际上主要在于宋军兵力分散而贪功冒进 , 从而给机动力极强的西夏骑兵创造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 而范仲淹则认为 , 北宋与西夏既然是国与国的战争 , 就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 , 这种单纯的出兵强攻简直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 是非常愚蠢的 。
本文插图
二、范仲淹经略西北的具体举措
在好水川之战后 , 北宋西北军事主官韩琦被调离 。 从这一时期开始 , 范仲淹开始全面主导西北的经略事宜 , 其主要的做法有:
一是全方位的修城筑寨 。 范仲淹上来之后便开始大搞工程建设 , 对西北地区的主要城池和重要的城寨进行全方位的修缮 。 在此基础上 , 又在重要的隘口和交通枢纽之上增筑了各式各样的营寨堡垒 。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 , 西北地区尤其是环庆路逐步形成了一套连绵交错、互为犄角的堡垒群防御体系 。
二是大面积的屯田固边 。 这里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情况 , 即一方面从军队当中抽调一部分士卒实施屯田 , 另一方面则是招募边地百姓对土地进行耕种 。 如此一来则可以使宋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 , 从而缓解朝廷对西北的粮食运输压力 。
本文插图
三是大规模的整军选将 。 在前期与西夏交锋的一系列败战中 , 范仲淹已经发现了宋军战斗力低下的各种原因 , 其中既有将领的问题 , 也有士卒本身的问题 。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范仲淹开始裁汰军中不合格的将领和劣等士卒 , 然后对军队进行重新编练 。 在此期间 , 范仲淹汲取了宋军“兵不知将 , 将不知兵”的惨痛教训 , 先后提拔了狄青等名将 , 并安排他们直接负责军队训练 , 使军队和将领结为一体 , 战斗力大大加强 。
推荐阅读
-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熔喷布掘金热”乱象:发国难财者必受严惩
- 贵州长安网@装“孙子”,骗“奶奶”——男子作案“坑”狱友 警方依法处行拘
- 长安剑@“你们抓错人了,警察打人了!”
- 『沁沁看世界』大宋第一伯乐范仲淹:名将狄青,名相富弼,都曾受益于他!
- 移动支付网:形成“6+1”组织架构,华夏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6.56亿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河南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银志到华夏银行郑州分行走访
- [华夏古董]《收藏鉴赏》清代宫廷御用——掐丝珐琅器,件件是国之隗宝
- 「重头在来008」李建成麾下有三位大将,如果这三位大将在长安,李建成未必会失败
-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华夏银行2019年净利增长5%:不良率1.83%,个人线上贷款余额增超2倍
- 『』长安福特锐际两驱车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