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以花为业不为俗 卖花为业不为贪 走进赵孝庆与牡丹的不解之缘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4月11日讯(采访人员赵晨光见习采访人员李晨光)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一直是世人所爱之花 。 当大家感叹于牡丹之美时 , 却不曾想到牡丹身后花农的辛苦 。 4月9日 ,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采访到了种植了51年牡丹的赵孝庆 , 听他讲述51年以来和牡丹的不解之缘 。
本文插图
赵孝庆种植的粉中冠牡丹
出身牡丹世家 , 一生结缘牡丹
“以花为业不为俗 , 卖花为业不为贪 。 ”这是赵孝庆的家训 。 1948年 , 赵孝庆出生于菏泽市牡丹区赵楼村的一个牡丹世家 , 他就在这样一个家传牡丹氛围里成长 , “花园子”对他来说耳熟能详 , 烂熟于心 。 “初中的时候一篇自命题的题目 , 当时我的题目写的就是《我要当一名养花人》 , 另外家庭本身就是以养花为生 , 那个时候就奠定了我要养花的基础 。 ”赵孝庆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 “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他的学业 , 却没有中断他的牡丹爱好 。 遵循着“以花为业不为俗 , 卖花为业不为贪”的家训 , 赵孝庆继承祖业 , 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牡丹之路 。
毕业之后的他在赵楼大队担任副业会计员 , 但一心要养花的赵孝庆并不满足于现状 。 由于当时的赵楼有很多工厂 , 赵孝庆需要干的工作有很多 , 赵楼大队并不想让他去种植牡丹 。 但赵孝庆态度坚决 , 一定要做一名养花人 , 经过多次申请 , 他终于到了赵楼牡丹园(现曹州牡丹园)内种植牡丹 。 分到10亩地的赵孝庆非常地开心 , 但又有一些负担 , 因为他不光要在这里养花 , 还被安排了计工工作 。
本文插图
赵孝庆种植的蓝月亮
“只要不怕蚊子咬、臭味熏 , 就一定能学会”
“学习养花的时候我比别人下劲很多 , 因为别人有专业的师傅带领着种植 , 而我首先要把我的那块土地养护好 , 还要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计工 , 只能在不忙的时候偷偷去学习技术 。 ”赵孝庆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一年后的园内考核 , 赵孝庆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牡丹花技术组组长 。
但好景不长 , 成为技术组组长的赵孝庆发现 , 培育牡丹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支撑 。 那个时候 , 赵孝庆与其他技术人员组成三人小组开始自学大学理论知识 。 “想起那个学习的时候真让人难忘 , 夏天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到村里的猪圈、牛圈学习 , 只要你不怕蚊子咬你、不怕臭味熏你 , 就一定能学会 。 ”赵孝庆看着园内的牡丹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
本文插图
赵孝庆种植的肉芙蓉
以身试“毒” , 意外发现牡丹籽油
一次偶然的机会 , 赵孝庆在百花园苗木市场发现有人在卖凤丹牡丹籽 , 而且时不时把它丢几粒进口中咀嚼 。 这让他大感惊异 。 “牡丹籽能吃?”“嗨 , 不太好吃 。 苦的 , 但吃后回甘甜!”
于是 , 赵孝庆带了一些牡丹籽 , 前去山东农业大学找他熟悉的教授鉴定 。 一顿忙活之后发现 , 牡丹籽里含油量好像不低 。 但这种油能不能吃呢?他心里没底 。 作为牡丹匠人的他深知 , 必须经过试吃才能揭开谜底 。 他开始尝试少量地食用新鲜的牡丹籽 , 后来大把地咀嚼牡丹籽 , 始终没有发现毒副作用 。 再后来 , 他就带上一包牡丹籽儿 , 到十几里之外的小留镇一处油坊加工成了油 , 把它用土办法榨成油来炒菜吃 , 不但自己吃 , 还动员家人、朋友吃 , 几年吃下来 , 自己和家人身体状况明显变好 。
2006年 , 赵孝庆把压榨出来的牡丹籽油送到中国林科院作进一步分析 , 化验结果令人振奋: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 , 经压榨、精制等工艺提炼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竟然高达92.26%以上 , 其中α-亚麻酸占42% , 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 。
推荐阅读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手机号码泄露怎么办?这事可千万别大意!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网络诈骗之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净网2020 警惕以“养老服务”为名的欺诈
- 【奎先达坂西】牡丹不独洛阳美,国色天香亮边城(诗四首)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这么老土的套路,还有人上当?点开看看!切莫大意!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被骗一次,还债一生丨骗你没商量
- 「牡丹晚报」“抄近道”逆行女司机被市民举报受交警处罚
- 『中国山东网』牡丹牵情翰墨香—洛阳·菏泽牡丹书画联展在菏举办
- #洛阳网-洛阳晚报#洛阳八旬老人把塑料袋变废为宝 做出四季不败“牡丹花”
- 『大河网TB』郑州植物园四万余株牡丹绽放!保安却为这事喊破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