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无症状感染者所在楼栋单元封闭14天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月1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所在楼栋单元,实行为期14天(自封闭之日计算)的全封闭管理 。
通知提到,根据最新疫情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升哈尔滨市防疫工作水平,特制定以下六项措施:
——持续强化输入管理
严把前端关口,与边检、海关、航空、铁路等部门建立情报互通机制,精准掌握境外和国内疫情重点地区到哈人员信息 。切实做好各项核查工作,有效落实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措施,确保所有入哈重点人员全掌控、不漏管 。
对境外入哈、国内疫情重点地区入哈人员,一律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IgM和IgG)检测”的管控措施,做到凡进必检、不漏一人、万无一失 。国内疫情重点地区解除通道管控的第一个14天内进入哈尔滨人员要实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原则上实行集中隔离,并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
——持续强化入门管理
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所在楼栋单元,实行为期14天(自封闭之日计算)的全封闭管理 。在其住处显著位置设立标识牌,设置警戒线,严禁人员出入,被封控人员生活必需品由所在村或社区按有关规定保障 。对居住居民全部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IgM和IgG)检测” 。
组织引导境外和国内疫情重点地区来哈人员先行申报有关情况,入哈后主动向单位或社区申报登记 。各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和入哈人员所属单位要落实属地责任,对不报、瞒报、迟报和不如实上报的,要追究相关外来人员和所属地区及单位责任 。同时,规范群众举报制度,统一全市举报奖励标准,凡举报查证属实的、未曾登记掌握的,每人给予奖励2000元,并为其保密 。同一情形被多人举报,奖励最先举报者 。
——持续强化医院和药店管理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预检分诊制度,特别是发热门诊要发挥其及时发现的“哨点”作用,第一时间对可疑病例进行收治隔离,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流向社会的传染途径,对拒诊等失职渎职的要追究责任、严厉查处 。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防护措施,加强医院防护流程管理,科学合理分诊、分流就医人员和护理人员,避免出现人员聚集,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坚决防止出现院内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交叉感染 。所有药店对前来购买退烧药、止咳药、抗病毒药的人员,继续实行原登记制度 。
——持续强化重点人群管理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指导相关医疗机构做好出院患者及家属隔离管理和健康监测 。出院患者核酸复检呈阳性,并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属确诊病例,应当尽快将其转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 。核酸检测呈阳性但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进展的,属确诊的康复期患者,应当继续隔离观察 。
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 。无症状感染者应当集中医学观察14天 。期间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转为确诊病例 。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且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仍为阳性且无临床症状者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 。对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应当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 。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第2周和第4周要到定点医院随访复诊,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 。
对过去28天未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IgM和IgG)检测”的境外入哈和国内疫情重点地区入哈人员,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进行医学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14天,第一个14天结束后,继续进行居家隔离14天,并全部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IgM和IgG)检测” 。
推荐阅读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哈尔滨海关:多次往返的司乘人员每5天进行核酸检测
- 4月20日起,哈尔滨高三复课师生公费核酸检测
- 疫情@央视热评丨“解剖”哈尔滨“1传43”
- 关注!哈尔滨一通勤司机感染,详情公开
- 广东东莞2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者曾在广州高风险场所活动过
- 无症状婴儿确诊后不治自愈,所处病房发现大量病毒
- 【】浙江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西班牙输入
- ##天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3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 【】31个省区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4例 其中境外输入3例